2016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论坛
12月3日,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2016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由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共同主办,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前院长毕军,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王东,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区域合作处处长程建新,四川省南充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斌,上海康桥工业园区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舒廷飞,长江经济带相关地区、科研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复旦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师生代表等近100人出席论坛。
刘承功在致辞中指出,长江经济带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之路对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复旦大学应充分发挥环境相关学科优势,牵头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综合性平台,在生态文明、环境与健康、城乡环境治理、低碳经济与发展、环境正义与公众参与等重大议题上有所突破。
本次论坛围绕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布局优化、生态格局构建”展开。王东就长江经济带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进行了发言,对长江经济带的概念衍生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区保护与技术路线等展开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长江经济带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方针,解决流域整体保护不足、污染物排放量大等突出环境问题。他强调,水资源利用的上线约束和水电设施的生态调度,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解决突出生态问题,兼顾多种环境要素,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程建新在点评发言中介绍了上海市政府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路和想法,指出上海要在长三角经济带中发挥引领作用,逐步实现“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的目标。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基于“水平-进步-差距”的维度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作了报告。他指出,应基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问题,紧扣生态文明,从目标、行为、结果三方面综合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跨院系、学科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学术与政策研究高地;创造性地运用绩效设定、绩效评估、绩效提升等工具和方法,形成从上到下、由内到外的强大激励和动力机制。
王斌在点评发言中强调,应提升理论知识,转化实践应用的范围和深度,实现理论和实践进行互动结合,产生最大的经济环境效益,同时各方共享成果,形成综合的长江经济带研究团队。
毕军阐述了长江经济带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了优化风险空间分布、建设风险防控工程的目标,对长江经济带的环境风险链、风险场、风险管理策略和调控理论进行了剖析。他建议构建以“事前准备—应急响应—事后管理”为主线的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框架,建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城市的层级管理合作模式,制定综合性的环境风险管理战略,建立高效的环境风险公众参与模式,全面推进环境风险管理常态化。
舒廷飞在点评发言中以上海康桥工业园区实例,分享了环境风险管理的经验,提出早期风险评估介入,利用负面清单来解决发展问题。
下午,包存宽就复旦大学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研究以及环境管理学科“双一流”发展思想进行了分享。环境管理将立足上海、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大河流域治理,紧扣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主题,围绕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社会稳定、人群健康等方向的学术前沿、社会关注重点开展跨学科集成研究,探索学科集群发展的制度设计,构建涵盖“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的学术评价体系。诸大建、任远、毕军等专家对复旦环境管理“双一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2月1日,由复旦大学牵头倡议的“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签约启动。本次论坛正是借此契机,进一步对长江流域区域环境规划、现状、风险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全面反映和梳理。论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智慧合力,牵头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研究综合性平台,促进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开展,运用政策、市场、技术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