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长江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之路
“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标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济光表示,推动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王济光说,长江经济带流域面积宽广,自然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生态环境复杂。由于上中下游区位板块发展重心各异,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落差,因而利益协调基础薄弱,部门管理难度较大。做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必须注重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重视区域协作与产业分工相平衡,推动生态补偿与环保联动相促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正向协同机制。
王济光建议,要突出利益关系协同,加快构建多元、分层、一体化的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机制。一是要建立宏观层级上的部门协调机制,重点是加强宏观指导,统筹研究解决长江流域总体规划、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尤其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布局合理优化和沿江口岸业务的合理分工与通关协作,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二是要建立上中下游各省级政府之间的经常性对话机制,由国家相关部委指导、地方政府轮值,共同协商省际交通、市场、环保、防疫等联动协作问题,形成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区域政策协同。三是要提升沿江城市群之间相互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核心是要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区域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全流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
王济光认为,要注重绿色产业协同,加强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上中游地区承接地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标准,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对上中游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定位要加强重点指导和适度调控,防止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二是要适时出台引导长江经济带产业西向梯度转移的差异化政策,支持上中游地区承接下游地区的产业转移,建立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发挥产业链的核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