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驱动带 实现共赢新发展 第二届长江发展论坛在沪举行 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揭牌 四大指数报告发布

17.08.2017  18:45

新闻中心讯 8月16日,第二届长江发展论坛在2017国际科创园区(上海)博览会期间举行,聚焦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长江流域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

8月16日,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揭牌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致辞

上午举行的主论坛以“打造创新驱动带•实现共赢新发展”为主题,由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和复旦大学承办。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理事长杨春光,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宋依佳,武汉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瑞峰,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合肥市副市长彭庆恩共同为“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揭牌。许宁生、杨春光和南京市、武汉市、合肥市等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主席方城市领导先后致辞。复旦大学长江特聘教授张军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特聘教授、美国三一学院教授陈向明作主旨演讲。

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院长姚海致辞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院长刘承功致辞

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主持智库论坛

当天下午的智库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和复旦大学主办,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和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承办。上海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院长姚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共同院长刘承功分别致辞。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主持论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郁鸿胜作主旨演讲,银联智惠/银联智策董事长徐燕军、重庆大学教授姚树洁作主题演讲。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四项长江经济带相关指数与研究报告。长江流域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产业转型、地区经济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开展圆桌对话。

智汇长江: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揭牌

“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的揭牌为长江经济带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注入强大智力支持。

2016年12月,在上海和其他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领导关心和指导下,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支持下,复旦大学联合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等长江沿岸1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了成立“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倡议。

作为国内首个由高校倡议成立的长江经济带研究智库平台,联盟致力于通过成员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单元进行研究,主张以流域来统率规划,协调行动。资源共享、研究合作、成果交流、人员互通、联合发声,从而服务政府决策,促进社会行动,在合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引领全国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战略支撑带的同时,推动各成员更好地实现科研发展、人才开发、地位提升。

联盟主张对长江经济带开展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从政府间区域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到长江水系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产业园区的规划对接,以及长江流域的历史人文和文化等。联盟的核心任务是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高质量研究报告,同时共同推动智库间的人才交流和学生培养。联盟计划与省市协调会议同步,一年一度举办长江经济带发展智库论坛。

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在致辞中指出,打造一批高水平智库对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许宁生在致辞中指出,打造一批高水平智库对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长江经济带贯穿9省2市,上中下游情况千差万别,功能承载区分明显。智库研究既要深入当地调查研究,提出解渴管用的政策建议,又要跳出本地,把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利益放在前面。智库要加强联系与合作,服务好沿江省市的共同发展,保护好长江经济带这条支撑中国腾飞的大动脉。

对于“长江经济带智库合作联盟”的工作,许宁生强调,合作联盟重在合作,要形成联盟成员间的资源和机会共建共享,不断累积和做大合作的价值,把联盟建成供需联系的快速通道、黄金通道、多车道。重视人才资源,把联盟建成长江经济带的人才超市,或者综合专家门诊医院,促成供需之间快速精准地互相找到对方的运行模式;重视数据资源,做好各自专业领域的数据库建设,打通数据孤岛,在联盟内实现数据共享,善于运用大数据,在交换使用和交叉使用中不断挖掘大数据资源的增加值。许宁生表示,复旦大学将担负起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的工作,做好联络工作、桥梁工作、平台建设工作。

据悉,联盟将与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长江流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联盟、长江旅游推广联盟等一起,共同构建上海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大格局。

智绘长江:四大指数报告描摹百十城市画像

从关乎城市经济运行发展的产业园区、空港经济区,到城市生活中的线下消费经济,长江经济带(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产生活的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绘出一幅幅城市画像。

智库论坛上,《长江经济带复旦智惠城市消费活力指数研究》《长江经济带空港指数研究》《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研究》《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发展指数研究》四大指数报告同时发布。

复旦大学副教授张伊娜团队联手银联智惠发布《长江经济带复旦智惠城市消费活力指数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2017年6月长江经济带110个地市以上城市的真实刷卡数据进行分析,从城市内部消费和城市间异地消费两个纬度出发,考察位于我国最重要经济带上的各城市的消费活力,并对整个城际网络体系中,不同层次消费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和占据的地位进行评估,开创了在产业、政策、人口以外,以消费情况研究城市群内在吸引力、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长江经济带复旦智惠消费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消费活力最强,各省会城市作为各自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消费引力;异地就医导入型城市具有人口(劳动力)大量导入、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交通通达性好三大特点,上海在整个城市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消费的导入;异地旅游中心度曲线是四个异地消费导入潜力指标中最平稳的一个,表明各个城市都依据自身拥有的独特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都市资源、健康产业资源等)加大投入,在旅游消费市场各占一片天地;在构建消费城市方面,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优势明显,随着长株潭高铁的开通,长沙、株洲与湘潭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消费热点,成都与武汉则在各自都市圈内一枝独秀,中心地位突出。

复旦大学国际空港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王学东发布了《2017中国空港经济区(空港城市)发展报告》和《2017长江经济带空港经济区(空港城市)发展报告》。作为我国首个空港经济区排行榜,报告以全国27个空港经济区为样本,从枢纽状况、开放功能、腹地经济综合交通体系等方面选取19个量化指标,通过公开资料和采样评估进行打分,对全国27个空港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9个空港经济区排座次。

复旦空港流量大数据可视化系统

报告共推出“1+3”四大榜单,分别为空港经济区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和发展潜力、“政府力”、航空物流业三大专项排行榜。将范围扩大到全国,除“政府力”排行中榜郑州空港经济区拔得头筹外,其余三个榜单头名均被上海夺得。综合竞争力2-6名分别为北京、广州、重庆、成都和郑州空港经济区。而具体到长江经济带九个城市,上海夺得四大榜单“全满贯”,综合竞争力三强分别为上海、重庆和成都空港经济区。

科技创新,作为长江经济带区域增长的最强发动机正在变成长江经济带和主要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力点和政策聚焦点。复旦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教授殷醒民主持的《长江经济带及城市科技创新排行榜》是我国第一份以创新指数方式来全面分析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15个主要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变化的研究报告。在对2010-2014/2015年大数据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报告明确指出了11个省市和15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项和弱项,为制定符合区域和城市动态科技优势的战略与政策提供有力依据。

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提升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各个区域应着力发挥其优势项所积累的科技资源效应,同时也应在补足“短板”方面下功夫,使得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更加丰富,创新潜力更大;作为大城市的上海和重庆理应再次审视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指标,特别是如何运用科技资源以创新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全面提升创新指数排名;长江中上游省级区域可以、也应当借鉴江苏多城市工业与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构建来提升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验。

遍布其中的园区(开发区)是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由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秘书长苏海龙主持的《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发展指数研究》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编制园区发展指数,旨在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投资环境等方面,同时融入区域协同、绿色低碳等内容,梳理各园区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和企业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综合发展指数主要通过综合经济与发展质量、科技创新与发展能级、投资环境等园区发展的三个方面、22项分指标计算而得。报告指出,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园区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武汉、南京、合肥、杭州、长沙、成都、重庆等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以及无锡、苏州、宁波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新区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投资环境等方面发展良好,综合经济力较强。中西部其他城市高新区及新升级为国家级的高新区则在各方面处于落后地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与领先园区的协同与合作,增强园区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