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陈锡喜:抓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结合

12.12.2016  03:39

[编者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我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为便于师生更好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全会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开辟“专家解读”专栏,特邀校内专家撰文,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进行解读,供我校师生学习参考。

中央在推进反腐败工作方面的战略思维逻辑是,使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当然,这并非是把反腐败斗争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而是以“不敢腐”作为工作的逻辑起点。    

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这段话,不仅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而且客观地反映了从严治党的路径,其中蕴含了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的战略思维。    

从毛泽东提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的党建理论和实践以来,到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党的五大建设理念,即思想理论、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治党和建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治党是建党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切入,以推进党的全面建设,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个文件,进一步体现了在全面建党中重点抓治党的战略思维。  

建党和治党的重点,又抓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在从严治党中,又集中抓整饬党风和严惩腐败。在整饬党风中,把整治纪律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挺在前面。在整治纪律中,又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政治警觉性和鉴别力作为重点。在严惩腐败中,为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但重点从打老虎开始,再逐步向基层延伸,扩展到群众感受更为真切的“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    

党中央在从严治党中,坚持标本兼治。十八大后开始一个阶段,是以治标为主,即从抓面上的“四风”和惩治腐败切入。其意义在于,一方面,它可以为治本找准问题、原因以及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从解决群众最深恶痛疾的问题切入,有助于理顺民心,使制度建设的治本造就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动力源泉。    

中央在推进反腐败工作方面的战略思维逻辑是,使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当然,这并非是把反腐败斗争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而是以“不敢腐”作为工作的逻辑起点。所谓不敢腐,就是先致力于“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起到“诛一恶则众恶惧”的作用。与此同时,再加大治本力度,通过建章立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再配以思想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这一战略思维的目标是,不仅要让领导干部做到“高压态势”下的不敢腐,还要使整个领导干部队伍形成风清气正的局面和净化党内的政治生态。    

中央在反腐倡廉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制度建设,治标与治本兼顾的趋势逐渐形成,如一方面陆续审议通过《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 《中央巡视工作规划 (2013—2017年)》 《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 等;另一方面对党内法规进行清理、调整和制定,如废止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6月期间出台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322件,宣布失效369件,修订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等党内法规,六中全会又通过前述两个重要文件。    

治党从严,会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舒服,也会受到各种力量的牵制和干扰,党内健康力量也会面临一些风险,但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从严治党方面表现出足够的定力和政治勇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舒服一点,老百姓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因此要对腐败问题和腐败分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这进一步彰显了这一在治党中从严不放松的政治定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