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管会让P2P行业剩下一个"头盖骨"吗
就在上周,银监会、工信部在内的四部委联合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首次正式明确了P2P的监管规则。关于办法业内的讨论大都集中在三点:借款限额、ICP证和银行存管,其中借款限额因为是新增内容格外引人关注,行业、媒体、投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一点上,但如果你也是这样认为那就”too young , too naive"(太天真了!),实际上会给整个P2P行业带来最大死亡率并不是限额而是银行存管,接近现有近九成的P2P平台都会死在这一条上,真真正正是“眉毛斩”。
银行存管从签约到上线需要至少8、9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说银行存管条款才是真正的“杀器”,原因很简单——时间不够!《新规》给出了一年的过渡期,但一年的时间并不够一般平台跨过银行存管的门槛。
根据盈灿资讯的统计,目前号称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P2P平台共有130余家(如尾图),而实际上已经上线存管业务的只有积木盒子、有利网、银豆网、宜人贷等56家,不足一半,这是为何?尤其其中不少平台2015年上半年就与银行签署了存管协议,为何到了现在还没有上线?
“签约只能算是意向,离上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家已上线银行存管系统的P2P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从签约到上线,这家平台用了近8个月的时间,而这还是行业内”最快的速度“。为何会这么慢,其中除了利益上的变数,还有着不少原因。上线之前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银行决策时间漫长。与普通的企业不同,银行多是大型国有企业, 即使是已经签约,其从决策到行动也有一个较长的”反射弧“,这个反射弧首先就要1到2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反射弧”之后的系统技术开发更是吞噬时间的猛兽。银行存管要求企业用户系统、充值提现系统完全与银行对接,涉及的众多的节点调整和信息接入,还有银行法律合规性等众多问题,而最为关键的是银行系统不是想接就能接,虽然P2P平台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可以很快地调整自己的系统,但是银行系统的更改才是时间的大头。
“银行系统接入P2P企业就像是在承重墙上开窗户”,一位国有大型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银行的数据建立对与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多数情况下并不接驳外部的网络,而与P2P企业实现存管,意味着在其数据库将进行一定的开放,在技术实践上并不容易,而且是银行越大越困难。
“银行和P2P平台在技术系统上从开发到接驳、再到测试,保守也要6、7个月左右的时间,这还是银行已经对接过其它P2P平台后的,如果银行是第一次对接P2P平台,其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更长”,多位P2P平台和银行的负责人都给出了类似了时间估计。
这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平台马上签约一家银行,这家银行还要是“熟手”,争分夺秒之下,才能在8、9个月的时间里走完资金存管上线的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倒推,给目前所有没有签约银行的P2P平台留下的时间也就2、3个月。那么问题来了,在2、3个月的时间里,目前2000多家没有签约银行的P2P平台能有多少成功签下银行?
待价而沽 银行并无接入P2P行业的主动性
“再新增100家左右,这已经是极限了,实际可能比这要少很多”,这是一位业内专家给出的估计,而这个估计的依据是银行的态度。
“这就好比是一场男女结婚的死亡游戏,男性人多而且娶不到老婆就会死,女性人少而且都是白富美结婚早晚无所谓,那你说一年内能有几个男人成功?”,这个业内专家表示,事实上银行对于P2P行业的存管需求一直态度暧昧,除了偶尔显得积极主动,多数时候都是一种待价而沽的姿态。
这点从目前已经接入P2P存管系统的银行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广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各上线一家,民生银行上线3家、省一级商业银行只有江西银行上线较多,达到了9家,剩下30多家已存管P2P平台多数都是与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的资金存管,而工农中建四大行都未出手,邮政储蓄、交通银行也没有参与。
“除了有限的用户资源、交易量和手续费,P2P平台资金存管给银行带不来什么直接好处”,一位银行业专家表示,大型银行一般看不上这点资源,于是商业银行和省市级城商行成为P2P平台的主攻对象。但即使如此,前景也不乐观。因为连带责任风险的存在,银行对于P2P平台的审查非常严格,“今年上半年有20多家平台在一家网贷协会帮助下试图与中信和北京城商行接洽,但实际通过审查者寥寥。”他介绍,不少银行对于P2P平台都设置了很严格的标准,如注册资本、交易量、借款集中度等等,因而能符合标准的并不多。
除此以外,《办法》公布后,银行占据了完全主动的地位,大有“你的死活取决于我”的架势,因而在2、3个月时间里,想要找到一家愿意与自己进行资金存管的银行对与目前2000多家没有签约的P2P平台来说实在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行业洗牌 一成活九成死才是现状
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用户不会站在原地等你一年!
“《新规》给出的过渡期是一年,但是实际上用户可以接受的窗口期只有半年甚至更短”,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自新规发布之日起,事实上留给各家企业的时间就不多了,如果一家P2P互联网平台在半年时间内还做不到新规的各项要求,那么投资人已经会快速撤离,交易量的萎缩会逼迫这些平台提前进入清盘模式,即使是最终赶上了末班车,也会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
此前有分析称,银行尤其是大型国有银行之所以不愿意P2P平台接入是因为政策不明朗,行业没有监管,一旦监管政策明朗后,银行存管将快速得以施行,但 P2P业内却对于此预测并不看好,不少研究机构和第三方平台预测,最终能符合银行存管规定最多会剩下不足200家平台,只占现有平台数量的一成左右。
有分析人士戏称,如果将一半去除一半留存称为腰斩的话,那么银行存管可能会给P2P行业带来一次“眉毛斩”,只剩一个“头盖骨”。而对于投资者,分析人士建议,早日选择一些符合存管规定的平台不失为一种避险选择。
附表:平台银行存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