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立钱宝钧学院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31.12.2020  13:42

12月29日下午,“东华大学钱宝学院成立大会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议”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副校长陈南梁、舒慧生出席会议。钱宝钧先生生前的同事、学生代表顾利霞教授、王依民教授、吴承训教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赵丽霞,各二级单位党组织和学院、部处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等共100余人与会。会议由舒慧生主持。

刘承功在会上指出,钱宝钧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他强调培养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要切实履行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五爱”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浇筑学生心灵;要主动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创新和关键领域,创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发扬敢为人先精神,加快形成与“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他希望以学院成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并发挥学院在新兴专业孵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浓厚学校创新文化氛围,以创新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俞建勇在会上代表学校向为钱宝钧学院筹建作出努力的钱老家属和各位老师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中国正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钱宝钧学院的成立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拔尖复合领军人才发挥作用,既是钱宝钧精神在新时代的彰显,也是学校强化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具体体现。学院筹建一年来,以需求为导向,以交叉融合为特色,以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布局新专业,加强顶层设计,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了新兴专业孵化器、改革措施实验田、人才培养新标杆的重要作用。他强调,钱宝钧学院建设使命光荣,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底色,使其成为具有东华特色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钱宝钧学院的建设任重而道远,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为未来东华大学的人才培养树立更高的标杆;钱宝钧学院的建设未来可期,学校高度重视学院建设和发展,将加大支持力度,给予学院建设更多自主权,相信钱宝钧学院有光辉的未来。

李永智代表上海市教委对钱宝钧学院的成立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认为,钱宝钧学院的成立,正是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积极回应。希望学校以钱宝钧学院成立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好人才集聚的优势以及在以纺织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科技领域的特色优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上海乃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会上,李永智、俞建勇共同为钱宝钧学院揭牌。钱宝钧先生的女儿、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钱敏平教授发来视频致辞,预祝钱宝钧学院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教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杨旭东做“协同发展建设钱宝钧学院,创新驱动教育高质量变革”的主题发言。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随后举行。舒慧生在会上指出,要深化认识、优化专业、强化课程,坚持培养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结合学科评估、学位点申报做好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带动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促进各专业创新发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标杆人才。纺织学院教授孙宝忠、计算机学院教授李锋、材料智能制造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沈佳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蒋佳楠分别作交流发言。

据了解,钱宝钧学院将围绕“新兴专业孵化器、改革措施实验田、人才培养新标杆”定位,建设成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筹建一年来,初步达到预期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布局新专业,获批新专业2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个,同时申报新专业3个,进一步丰富人才培养专业内涵;以交叉融合为特色,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校院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从“学科中心”向“培养中心”、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尚创•创新”以及“材料智能制造”6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积极探索“小班化、国际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通过高水平师资、学科、科研、企业实践基地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钱宝钧学院的集聚,培养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人才。面向未来,瞄准国家和和上海市战略需求,钱宝钧学院将聚焦孵化和建设新专业、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一流师资”“一流金课”“一流标准”等,进一步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