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为国内钢铁电商"重镇" 电商创新传统钢贸模式

19.07.2015  07:49

  东方网7月19日消息:前几年,两斤钢材价格抵不上四两肉;如今钢材可能连“白菜价”都不值了。昨天,在“2015年度钢铁电商峰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颖生介绍,螺纹钢每吨都跌破2000元,换算一下也就是一斤不到一元,连一斤一元的“白菜价”都不如。

  在目前经济新常态下,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长期微利发展、环保压力沉重、资金断链风险加大等诸多挑战。因此,钢铁行业已经到了必须靠改革创新来实现转型升级的节点。“互联网+”能否为钢铁行业发展打开想象的空间呢?

   电商创新传统钢贸模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或多或少都感受到电商之风,买衣服、吃饭、旅游、打车,甚至是看病都进入了电商时代。而钢铁电商也借鉴了其他行业电商的成功模式。

  找钢网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王常辉向记者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目前钢铁电商有三种模式,一种是类似于淘宝的C2C,即从大代理商到小微服务商,打造一个钢铁的集市平台;另一种是类似于京东的B2C,即钢厂到小微服务商;第三个模式是“唯品会模式”,主要帮助钢厂或者代理商处理一些滞销品或者尾货。

  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钢铁电商的“重镇”。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介绍,上海既有类似“找钢网”的第三方钢铁电商,也有宝钢自建电商“欧冶云商”等。去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13549亿元,其中B2B交易为10645亿元,钢铁类电子商务2014年交易总额为4441亿元,占B2B交易总额约42%。

  而从全国来看,中国钢铁电商已进入质变前期。今年一季度国内钢铁电商网站新增用户数为2.07万,交易用户数为4.3万;一季度国内钢铁电商的钢材交易规模达到1417万吨。

   互联网+”玩法有很多

  不过,电商只是钢铁行业在“互联网+”浪潮下迈出的第一步。

  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董才平表示,规范化的电商环境,让传统的在“农贸市场”谈钢材生意的模式,升级为在明码标价的“超市”选购钢材。然而更加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电商平台的深度使用,钢铁企业可逐渐实现生产、仓储、加工和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减少人力、物力投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效率,加快从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

  从长远来看,电商仅仅是钢铁企业们在“寒冬”中自救的一种企业“本能”反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真正要想使整个行业能摆脱困境,唯有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端产品,按照市场的供求确定产能,这才是整个行业走出“低谷”的“灵丹妙药”。

  因此,钢企要全面构建“互联网+”,除了电商以外,还可以建立大数据平台,涵盖原材料、年生产量、贸易中间商等基础数据;构建物流配送体系,通过相关大数据了解用户用钢的实际需求,然后按需加工生产,以物流发货配送;采取金融配套,通过大数据为用户提供相应金融服务。而在研发方面,可建立一个技术开发网络平台,通过用户数据来分析新产品和新技术需求,然后选取有能力的供应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