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枫泾镇“得泉”春茶开摘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垆敲火试新茶。”4月23日,中国传统农历三月初五,金山区枫泾镇“得泉”茶新茶应季开摘。这是目前本市最大规模的茶叶基地——枫泾镇下坊村丽农茶叶种植基地落成以来第二次迎来春茶采摘季节。相比去年,已树壮根深的茶树,将给人们带来更多鼻端舌尖的惊喜。
□通讯员 范黎平/文 陈黎洁/摄
开辟大面积种茶先河
在大多数人的思维里,上海的气候、土壤并不适宜茶叶的生长。而上海丽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并不固守这一观念。为了实现在上海种茶的想法,张杰从2010年初就对浦东、青浦、松江、金山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金山下坊村远离工业区,可大片连片种植,日照、雾期、温度、湿度都与浙江、福建相差不大,能适应茶苗生长。
2012年10月,张杰从福建山区以每株2.1元、耗资168万元购置了80多万株优质茶苗,开启了上海农田种茶的先例。在400多亩地里80多万株的茶苗中,品种以大红袍为主,也有少量的金骏眉、安吉白茶和西湖龙井。
为种出品质一流的好茶,张杰对农田进行深翻,开挖大明沟和渗水沟,从浙江长兴茶园购置了4.9万吨山区黄土,耗资465万元,并委托杭州茶叶研究所对土质进行检测,将黄土深埋60厘米左右,以改良土壤结构,重点是降低地下水位,再造茶苗生长环境,使茶苗犹如生长在山间。“如今3年过去,茶树终于在田间种活,茶叶能不能生产出来的争论终于平息了下来。”张杰说。
制作桂花香气乌龙茶
虽说选用的是大红袍的种苗,但是,张杰还是在制造工艺上做了一些创新。
据了解,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看天摇青、看青摇青,温度、火候全在制茶师傅的鼻尖。而形成香气最为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摇青”。每种茶的摇青程度各不相同,红茶是全发酵茶,红汤红梗红叶;广东的凤凰单枞是20%红,80%不红;阿里山的乌龙大部分只有12%红,88%不红;这红与不红之间决定了茶叶口感。而典型的大红袍通常是“三红七绿”,即30%红边,中间仍然保持70%的叶片黄绿,两种色泽带来的不同香气在制作的过程中碰撞产生化学反应,最后形成一种全新的香型。
上海人更习惯于喝绿茶。“得泉”青茶虽然整个制作工艺沿袭大红袍的制作古法,包括制茶的师傅也是从武夷山当地请来的,但为了有别于传统的大红袍,在制作工艺上还是有些微调,如,降低摇青的程度,让茶叶更加偏向绿茶的口感;有别于大红袍浓重的碳焙果香,得泉茶更多的是桂花香气;相较于大红袍的玛瑙色,得泉茶的汤色更接近于琥珀色。让上海茶友在品茶中,得到更多似曾相识的亲近感。
茶园为古镇增色添香
2014年春,基地出产的绿茶,品味接近于浙江杭州的龙井茶;2014年秋季,基地利用秋芽,采用独特工艺,制作色、香、味为一体的优质产品“青茶”,开创了茶叶产品生产加工的新路。上海丽农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为下坊村及周边的民众提供了一处生态绿地,改变了当地的空气质量。同时又为下坊村60多名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再就业的平台。
实践证明,上海地区不是不能种植茶叶,关键是怎样种和管理。“得泉”茶成为枫泾本土一大茶文化品牌,政府的扶持功不可没。
2013年基地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和涝灾,损失近100万元,镇领导及时联系农业保险公司现场查看,最终达成赔偿近60万元的保险理赔款;然后联系水务站安排机械、人工加固加高圩区2公里。为营造相对合适的茶叶生长环境,去年,水务部门安排进行农田设施改造,投资近300万元加装喷滴灌。同时,把涉及茶叶基地范围的5个村民小组,优先列入村庄改造立项,计划于2015年10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