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三秋”工作基本结束 农民喜收“年终奖”

21.12.2017  16:48

  金山区“三秋”工作基本结束,截至目前,全区水稻收割21.7万亩,完成应收割面积的100%。与往年相比,二麦、油菜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其中,二麦播种2.3余万亩,较去年减少78%;油菜种植1273亩,较去年减少52%。另外,金山区今年扩大绿肥和深翻面积。其中,绿肥种植64107亩,较去年增加19%;计划深翻面积11余万亩,较去年增加123%。

   庄稼院里话丰年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来到金山区廊下镇种粮大户沈木根家,尚未进门,记者就听到老沈大着嗓门和邻居议论着今年的收成。宅前的空场地上堆了好几袋收起不久的稻谷,随手抓起一把,稻粒饱满,色泽金黄。“今年阳光充足,雨水好于往年,加上加大了肥料的投入,所以今年的稻粒饱满,成色好,晒干后粮食亩产量预计1220斤,比去年要多80斤哩!”沈木根说。

  74岁的老沈可谓村里的种粮“老司机”,今年他承包了124亩土地种植水稻,亩均产量在1220斤左右。“每年4月开始忙,早上6点就要育秧苗,接着就是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做秧板、播种、施肥、管水。随着稻谷的生长,田里的杂草也会起来,这个时候就自己下田拔,一天9个小时下来可以拔完二十几亩。”说起自己的“种粮经”,老沈滔滔不绝。天道酬勤,除去人工、种子等各项费用开支,按照市场价1块55一斤来算,沈木根今年的收入能达到10万元。

   田间指导保增收

  据悉,为了保证粮食丰产丰收,近年来金山区致力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给农民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张堰镇秦阳村的种粮大户俞保康从事农业种植已经12年,水稻什么时候分蘖、灌浆;田里什么时候灌水;各种病虫害怎么防治都门儿清。“多亏了镇上每年的农业技术培训。”老俞告诉记者,镇上农技站每年都会组织种植大户进行专业的种植知识培训。“光水稻这块,一年课程大概有8次,200多个课时。上课的时间都是跟着水稻生长的时间来,水稻分蘖期要追肥,灌浆期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这些课上都教,我们自然就种得更好了。

  更让老俞高兴地是,今年他种植的水稻田还成为了金山区水稻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地示范点,由金山区农委免费发放安全绿色高效的农药,减少普通农药的使用。“以前整个水稻生长期间大概要打5次药,现在只要用2次就行了。”随着近年来政府对绿色生态理念的宣传,老俞这样的老农民也对种粮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种田不仅要讲亩产,还要讲究绿色健康。稻谷安全质量有保障,买的价格也更好。

   “虾稻共作”效益翻番

  近日,枫泾镇2017年水稻等作物产量统计数据也出炉了: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约4.4万亩,总产达2.4万吨。其中单季稻2.3万吨,后季稻176.7吨。

  值得一提的是,枫泾镇今年大力推广“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促进了农业的高产与高效。“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以“一水两用”为原则,在田块周边挖围沟,在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进行小龙虾的养殖。“采用该模式,能让水稻在不减产的情况下,效益翻1~3番!”枫泾镇相关农技人员说。

  记者了解到,2013年起,枫泾镇依托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技术力量,与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虾稻共作”养殖模式生产试点。经过近5年的实验,该镇“虾稻共作”养殖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今年,枫泾镇试行以家庭农场为单位,帮助农户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并与有关保险公司对接,推广“虾稻共作”养殖模式。此外,枫泾镇还设立了专项发展资金扶持,主要用于种苗补贴、发展试点补贴等。据悉,目前该镇已有8家本地农户,约300亩稻田开展“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今年又有5家农户申报“虾稻共作”,涉及面积约300亩。

        记者 杨清悦 通讯员 熊雪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