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创新复兴传统文化 小分队4个月巡演224场

20.02.2015  07:49

  把一根根软管插入浮床,蔚蓝色云朵渐渐成型……近日一条35米长、12米宽“吉祥之鱼”游入1万平方米金山嘴渔村祥鱼中心湖,成为吸引中外游客尤其是孩子们的热门景观。金山农民画从画布搬到大地,策划人纽一新称之为3.0版,“3月,我们将邀请参观者播种睡莲、马蹄莲、芦苇等水生植物种子,假以时日拼接成红黄相间鱼身,让更多人了解上海最后的渔村的历史、人文和创意活力。

  纽一新眼中,金山农民画1.0版是单纯创作。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迄今有6000多幅金山农民画先后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金山区因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版是互动和衍生品。在金山农民画院,新创作三幅羊年画作,一幅被买走,一幅成为交通卡图案。触目所及,丝巾、挂钟、手机壳甚至桌面、椅背也是农民画,参观者模仿着画上几笔,能把涂鸦带回家。3.0版则是文化搭建的旅游产业链。去年纽一新尝试将金山农民画种入农田,用水稻形成《巨龙舞梦》,“参观者太多,门票从100元提高到180元,当天还是来了四辆旅游大巴。”在纽一新看来,大地景观农民画的吸引力,在于激发参观者自力更生,“请观众留下来吃饭,他不一定乐意。把八仙桌摆到《巨龙舞梦》农田里,自己搬板凳,反倒吃得不亦乐乎。

  祥鱼只是金山打造渔村文化产业链一个缩影。金山嘴海洋文化创意园目前已经引进李山、赵以夫、张建君、陆永忠等多名知名画家工作室,还有雕塑、船模等文化艺术工作室。金山嘴历史文化馆、民间收藏馆、渔民老宅、渔具馆、妈祖文化馆、渔乐馆等景点相继建成,使得现在的渔村移步有景,处处成景,每年有10万左右游客在那里留下足迹。

  超过20公里的海岸线让金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文化资源。与海岸线遥相呼应的,是位于沪杭线“咽喉”的重镇——枫泾镇。这里是吴越文化的交汇点,良渚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在金山境内,查山遗址、古冈身遗址、古海塘遗址等古文化遗址星罗密布。如何盘活历史文化资源,让它们不止存在于老人的记忆中?2013年,“金山卫田山歌韵”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卫镇邀请市音协等专家指导,重新创作提升后,打造出民俗情景剧《田山歌·韵》,在金山文化艺术季闭幕式上首演,观众跷起大拇指,“山歌串成情景剧,新鲜!”朱泾镇传统文化项目花灯,经过专业创作辅导后,华丽转身成为大型民俗风情剧《朱泾花灯的传说》,被纳入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廊下莲湘、亭林腰鼓、吕巷小白龙、山阳民乐等一批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近年来金山区“一镇一品”文化活动大放异彩,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到民俗文化活动中。在金山山阳镇,超过3成的本地居民都会民乐。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复兴,带动的不只是项目本身,也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相关领域。第二届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传统知识大赛,全市“百强知识达人”中,金山占了26席。

  好节目、好作品,不能只在比赛舞台惊鸿一现。金山区成立村居文化人才为主体的“文艺小分队”,开展“家门口”巡演,足迹遍布农村宅基头、社区茶馆、小区广场、企业车间、军营等,4个月时间内,“文艺小分队”在全区11个街镇巡演224场,服务百姓达到7万余人次。公共文化“资源库”随之应运而生,收录书法、沪剧、故事、舞蹈、腰鼓等14个优秀演出项目和9个门类的文艺辅导员,实现文化资源基层网上点单及反馈服务。

  文化无地界,靠近浙江的金山区推动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跨地区合作。枫泾镇首场故事比赛和临近的浙江省嘉善县联合举办,进一步增强文化活动影响力。枫泾镇“社区日”,来自徐汇区和浙江省姚庄镇的演员同台演出。“文化是最有吸引力的招牌,盘活前人留下的宝,将参与者、参观者扩大到毗邻省市,他们有望成为金山文化产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