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颖:教育就是为了创造有力量的生命 推介梁漱溟的《人生的省悟——朝话》

27.10.2014  17:48

    梁漱溟(1893 —1988 年)先生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他的思想吸引人之处在于他用 最真切的文字和著作表述了他一生对于东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探究,最终回到对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肯定和发扬。在近一个世纪的生涯里,梁漱溟被各界人士冠以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中国脊梁”等种种 称号。但是,梁漱溟却始终清醒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 人”而已。他不仅著作等身,而且身体力行,为解决中国问题,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梁漱溟有影响力的著作颇多,要在众多著作中探究梁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笔者认为《人生的省悟——朝话》可谓是了解他的思想与生平的一个简要入口。这本书不是系统的学术讲演,而是他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笔录所集成的66篇文章,内容包括了治学,修养,人生,社会及文化各方面之问题。读完全书,仔细思量,足使个人从微观 到宏观角度对人生有个比较通透的理解。现分享三篇如下。《发心与立志》当代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会让人颇感压力,进而心思杂乱,甚至寝食难安。该如何调整这种状态呢?在《发心与立志》一文中,梁先生提出了两个办法。他说:从佛家的发心,即发菩提心看,它不仅是慈悲,也是智慧的;它是对众生机械的生命,能有深厚的了解,原谅与悲悯,要求一个不机械的生命。儒家对人的帮助则是有彻始彻终的一点:立志。佛家是原谅与悲悯,儒家则是刚正的态度,但两者彼此相通的地方是都为了有一个自由的活泼的有力量的生命。故此,他建议:“大家要常常回头看,发现自己的缺欠,注意去调理。做事则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须从容安详,一面还要挺然,挺然是指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的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否则读书愈多愈无用。”《谈学问》作为一名求学者,怎样才算是真有学问呢?梁先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问就是能将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统化、深刻化。更扼要的说就是,“学问贵能得要”。有学问的人,没有觉得学问是复杂的,在他身上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很轻松。如果一个人觉得他身上背了很多学问的样子,这个人必是非学问家。学问家以能得要,故觉轻松。在学问里面要能自己进得去又出得来,这就是有活的生命,而不被书本知识所压倒。他深刻指出:问题来了,能认识,能判断,能抓住问题的中心所在,这就是有用,就是有学问。

  做学问,梁先生认为必须有三点态度:一要有一个追求不放松的态度才能把握其要点。二要不怕问题牵连广大。能辗转索引,像滚球一样愈滚愈大。三要从容有含蓄,不要性急。梁先生形象的说道:譬如一幅图画,是由阴阳明暗几面配合而成的;假如阴阳明暗左右前后没有完全排比出来,枝节片段的东西就不能供人家欣赏领略。有时为事实所迫,这不甘心的事却亦做了不少。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梁先生研究问题的途径,这对我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除了自我的立志和求学,大多数人都希望在日常的生活中过着痛快的生活,从而摆脱或 减少“敷衍,懒惰,不做事,空自一天天企待着去挨磨日子”的感觉。对于这个问题,梁先生认为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人生只有尽力,尽力才有坦白可言。坦白绝不是没有羞恶,没有判断,它是要使每个人从坦白真实里面来认识自己,来发挥各自的生命力。也就是说,每个人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惰性和缺点,停止表面形式的敷衍,那么他的生命力就会蓬勃向上,遇到困难也不会一味的畏缩逃避了。每人都能如此,其情必顺,其心必通。 第二,自己力气不为人家用,似乎应该舒服,其实并不如此,反是心里感觉特别紧缩,闷苦。所以为社会牺牲,是合乎人类生命的自然要求的。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更加强调合作、协作,这个方面人们能互相学习和奉献,就是增添生命力的好办法。第三,在事情本身说,表面 上只有大小之殊,没有精粗。古人云:洒扫,应对,进退,即是形而上学。又云“下学而上达”。此其要点,即在集中精力,多用心思,去掉懒惰。能如此,才算握住生命真谛,才算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梁先生从个人、自我与他人,以及事情本身三个方面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相信对于读者生活方式的调适和改善,定能有所助益。

                                                                (作者系大学英语教学部   王海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