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战略优势的重要抓手———论全力打响上海“四个品牌”之一

02.01.2018  21:41

  品牌是一座城市最具识别度的标识,是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广义的品牌,不再局限于具体的商品商标层面,更是在某个领域由资源禀赋、优势特点形成的独特口碑、无形资产。一个城市的品牌,往往与其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相关,有些品牌甚至会深深融入城市精神,与城市的气质和品格融为一体。进入新时代,发展以高质量为要、治理以高品质为先,能否打响具有影响力的发展品牌,将直接决定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

  上海应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个品牌。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四个品牌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打响这四个品牌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再度强调,“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

  从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在站位、思路、手笔等方面都要有很大的转变。这方面,上海理当走在前列。在新的时代,上海要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就必须在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先行一步,快着一招。而打造“四个品牌”,正是率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是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也是落实中央对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要求的具体化。

  上海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竞争环境,也时刻提醒我们,在这个高速变动的时代,竞争此起彼伏、优势此消彼长,稍不留神,既有的优势地位就可能弱化消失、甚至成为短板。而只有构筑战略优势、找到并做长“长板”,成为卓越城市才有可能。

  这时,打响城市的品牌,就显得尤为紧要——要构筑上海在新时代的战略优势,“四个品牌”就是四个明确抓手,它们既体现上海自身的发展需要,也顺应国家对上海的战略要求。同时,上海在这四个方面都具有的传统优势和现实基础,发力打响这四个品牌,既很有必要,也完全可行。

  打响品牌,首先需要我们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四个品牌”。我们要在分析比较中厘清其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需要在推进中根据实践不断丰富或调整品牌名称背后的内涵。

  “上海服务”,这里所说的“服务”,不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是现代经济中服务经济的概念。重点指向的是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功能。目标是要具有更加强大的服务能级,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有能力为全国服务、为更大范围的企业和人群服务。

  “上海制造”,曾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轻工领域品牌一度风靡全国。今天要重振“上海制造”的雄风,既需要很好地传承“上海师傅”的工匠精神、重新在市场上打出“上海牌”,更应当瞄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并从研发设计、生产流程、质量把控、标准制订、品牌营销等方面全产业链地提升制造业能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在其间的作用,也应愈加凸显。

  “上海购物”,这里所说的“购物”,只是借用了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包括各种新消费、新体验在内的“需求满足”,而绝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逛商场、买东西。但凡卓越的全球城市,多是世界级的消费之都、时尚之都。在中国,上海的商业历来是最发达的,也最有条件成为国际消费城市、世界时尚之都。当前尤为迫切的就是放大既有的资源优势,不仅要有效地满足需求,更要善于创造需求、引领需求,特别是抓住明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沪举办的契机,将其转化为打造上海“购物天堂”的机遇。

  “上海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上海是少有的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方面同时具有丰厚基础的地方。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上海更有条件,也更有责任。要把这块“金名片”擦得更亮,需要我们盘活资源,营造制度环境,激活上海“文化码头”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激发上海“文化源头”的创新创造能力。

  “四个品牌”,来自传统、立足当下、指向未来。我们的理解与谋划,也需基于历史纵深,体现时代特征。打响“四个品牌”,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久久为功;同时又是当前一项紧迫的工作,需要只争朝夕,以敏捷、高效而高超的行动力,立足当前下足功夫,力争尽快有所突破。唯有这样,新时代的上海品牌才能真正打响,排头兵先行者的使命才能真正履行。

长宁区财政全力保障“封闭式管理”经费
  战疫时刻,长宁区财政全力保障“封闭式管理”经费。财政局
崇明区召开对接会,拉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序幕
  为加快实现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