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牵头29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青年科学家项目数列全国第一

12.10.2016  18:03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上的公示信息,截至 9 月底,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批启动42个重点专项,已全部完成答辩评审并进行公示,共批准项目 1173 项,投入经费约 300 亿元。复旦大学共获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9项, 立项数为全国第三,获国拨总经费4.82亿。其中,青年科学家项目7项,位列全国第一。除牵头项目外,复旦大学另有 36位教授以课题组长身份参与兄弟单位牵头的项目获得立项。

作为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中最先启动并最受关注的科技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强调“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整合了原 973 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产业技术基金等24个计划/专项,定位于突破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技术瓶颈,重点支持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以及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等研究领域,要求统筹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创新环节,更加主动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复旦大学坚持服务国家战略,自觉行动,聚焦重点,强化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突出抓好以原始创新和前沿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改革,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布局优化的工作。学校在保持和提升原有基础研究优势的同时,主动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发展需求,推动学术科技创新由“跟跑”向“并跑”、 “领跑”转变。特别重要的是,学校着力整合力量,瞄准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构建科研攻关团队,组建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承接国家重大任务。

本轮申报,复旦大学加强组织谋划,支持教授内联外合组建优势团队,提升项目竞争力。围绕 42个重点专项,复旦大学共牵头组织申请项目77 项,其中50项通过初评进入复评,最终29项获得立项资助。组织、申报过程中,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全程介入,申报项目获批率达到 3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复旦大学立项分布有两大特点。一是基础前沿方向优势明显。42个重点专项均设有基础前沿方向,约占指南总数的34%;高校牵头的基础前沿方向项目约占高校承担项目总数的52%,我校牵头的项目中有21项为基础前沿研究(占立项总数的 72%)。二是资助领域集中,包括人口健康领域 (14 项)、重大基础研究领域(9 项)、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领域(5 项)、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 (1 项)。

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将在“双一流”计划中, 对于承担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负责人,实施项目激励,具体包括经费配套(主要用于聘任科研助理、博士后)及配置专门的研究生名额。同时,设立重大项目培育支持经费,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制图:凯旋工作坊)

附:复旦大学牵头承担的29项重点专项项目列表(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