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奖”能否砸出重“讲”

24.03.2015  12:25

  编者按 为激励教师潜心于本科教学,四川大学设立了最高奖金达100万元的“卓越教学奖”,目前15位候选教师正接受师生的网络投票。实际上,从2014年12月底启动评选以来,教学大奖就遭遇了激烈的争议,网友评价是“危机公关,砸钱放大招”,有教师抵制称“难道获奖和未获奖教师之间的差距真有100万元、50万元”,该校副校长还得“礼贤下士”邀请教授参加评选。(《中国青年报》3月23日)那么问题来了:百万教学大奖能否扭转当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还有那些工作要做?对于高校的教学创新,媒体和公众应当持怎样的态度?面对外部质疑,高校又该做好哪些工作?业内人士对此观点不一,我们选取了几篇,以飨读者。

   别把重教的宝押在重奖上
  ■叶雷
  在目前很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下,学校设立教学大奖以凸显对教学的重视,这种办学取向无疑是值得肯定的。高额奖金是否能够区别获奖和未获奖教师之间的教学差距,并不是重点,只要大奖能够真正树立教学标杆,此举未尝不可。笔者认为,教学大奖的设立是否能够真正让高校教师重视教学,能否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能否让高校教师真正重视教学,关键取决于对高校教师的评价,这不是设立一项教学大奖就能撬动的。高校教师的评价,涉及评价什么、谁来评价及如何评价三个核心问题,但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灵活性、个性化以及劳动成果的滞后性和难测度性,使得教师评价的三个核心问题至今都有争议。目前,对高校教师最有效的指挥棒,可能仍是职称晋升,要让教师真正重视教学,就必须增加教学所占的权重,否则教学大奖就真的只是惠及少数教师的“危机公关”而已。
  能否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课堂教学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质量之外,人才培养质量还取决于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育人、教师育人水平等一系列工作。如果系统要素不能同时并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有限的。如果像设立教学大奖一样,在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每一个方面都设立大奖,虽然导向价值会打折扣,但效果可能比单设教学大奖好得多。
  即使只从教学质量思考,关键也并不在于设不设立教学大奖,而在于是否有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是否有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能获得教学大奖的毕竟是极少数,受益的也只是部分学生的个别课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的是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从教学大奖评选本身来说,单靠师生网络投票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不同的课程,教师对课程学习的把关方式,受学生喜爱的程度本身就是不一样的。教学大奖面前,想获奖者可能会滋生投机心理,获奖无望者可能滋生在教学上“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无定法、教无定式、重在有效”的事情,如果不将教学大奖的评价标准聚焦到最终的“有效”上面,而是若干观测点加上师生的网络投票,实际上就是一种错误导向。
  其实,高校应该明白,教学大奖只是一个即时性的激励,对人才培养质量来说,需要的是一个持续性的激励机制。如果高校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其设立教学大奖,还不如设立人才培养大奖。把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各方面具体化为可量化因子,比如校友评价就是一项很好的评价标准,累计的结果导向显然要比即时性的教学大奖更有效,也更有利于激励高校全员育人。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书记、副教授)

   重奖教师是导向更是纠偏
  ■朱四倍
  该不该重视教学,该不该表彰师德高尚、教学卓越、学术杰出的一线教师?单就这一问题来说,恐怕没有人会提出疑问,但当这种重视和表彰与“百万奖金”挂钩时,争议就出现了:看热闹的、无动于衷的、莫名抵制的、乱抡棍子的……原因何在?难道是奖励太多了吗?
  长期以来,大学教学改革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欠缺,而通过设置教学奖来激励教师潜心教学,表明了大学自身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大学对教学改革目标、成效的追求。在各级政府部门都在通过奖金的方式对各种科研行为进行奖励时,高校对教学表现优异的教师以奖金的方式进行褒扬,笔者认为并无不妥。相反,在当前的话语环境中,奖励额度还可以更大点,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在使一线教师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让更多学子从教学质量提升中受益。
  作为大学最基础、最根本的职能,教学自从中世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陪伴和见证着大学的成长、发展。但在当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过于重视科研和显性的评价管理,尽管不少大学口称重视教学,却渐渐偏离了轨道。因此,四川大学鼓励教学的奖励举措不仅是及时有效的,也在相当程度上具备了正当性与合理性。设立“卓越教学奖”,金额高达280万——媒体所说的“100万元的大奖”仅仅是指特等奖,自有其针对性和预期性。至于是不是危机公关已不重要,何况学校2014年5月就做出决定了。因此,贸然扣以“公关”的名称,不仅不负责任,恐还有妄自揣测改革创新的嫌疑吧?站在最朴素的立场上,“鼓励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就是一种进步”应成为我们的认知底线,而不是站到反面去。
  说到“卓越教学奖”本身,奖是教学的延伸,教学是奖的根本,离开了对教学的追求,就无所谓奖了。对于“难道获奖和未获奖教师之间的差距真有100万元、50万元?”和“有哪个教师敢说我是为了这100万元去上课的?”的观点,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有失偏颇,因为奖是鼓励,是对优秀者的认可,就像奥运选手不是为了奖励去比赛,但奖励是对优秀运动员的一种肯定。另一方面,只看到了“”,却没有真正理解“卓越教学奖”的旨趣和要义。教师当然不是为了获奖才去传道授业,但因传道授业效果好而受到鼓励,难道是错误的吗?更何况,学校设置“卓越教学奖”是一种导向,更是一种纠偏。
  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彰显着自身的价值目标和主动追求,面对争议还要在消除改革的阻力上下功夫,不能仅仅靠美好的改革动机做事,更要调动全体教师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动力,增强对改革价值的认同。若动力调动得好、阻力消除得当,改革的良好前景可期。
  舆论应呵护高校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改革,要坚持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统一的逻辑,不能眼中只有“”而不重视教学的“”。
  (作者系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危机公关也无妨 应对舆论得有度
  ■熊丙奇
  不得不说,有的师生和舆论对校方“危机公关”的质疑,并非毫无道理。笔者不想谈设立这一奖项本身对不对,能否起到预期效果,而是想由此谈谈高校该怎样应对“舆论危机”,并“化危为机”。
  仔细审视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的背景,确实有“化危为机”的色彩。去年12月23日,该校历史系青年教师周鼎发表了一篇《自白书》,痛陈高校教学、科研、职称评审中的各种弊病,在教育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三天之后,即12月26日,四川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卓越教学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通知称,根据2014年5月《四川大学会议纪要》,在若干关心高等教育的企业支持下,为激励教师潜心本科教学、致力人才培养,特设立“卓越教学奖”。单从通知看,设立“卓越教学奖”貌似与周鼎的“自白书”无关。可是,这一时间节点也“太巧了”,而且,如果学校早就准备以大手笔设立教学奖,应该在5月时就公布,而不是等到周鼎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要知道,中间有半年多的时间差。
  学校设立教学奖的程序也值得商榷。设置一个重要的教学奖项,应该首先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而不能由行政部门直接拍板决策。教学奖设立后,师生们的质疑,暴露出当初没有充分听取师生意见的弊端。如果公布之前有广泛讨论、听取意见的过程,这些意见在计划设立奖项时就可以充分呈现,而不是在宣布设立奖项并启动评选之后,大家还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四川大学能大手笔设立教学奖,总归是好事,有进步价值。但在笔者看来,这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于大学的教育和学术治理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学校能就舆论对学校的质疑,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讨论,寻求根本治理这一问题的对策,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系统解决方案?表面上看,行政决策设立的教学奖,固然树立起了学校重视教学的形象,但如果只有这一教学奖,而无对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那么奖励只是起到“遮羞”的作用。这种不听取师生意见,由行政主导教育事务管理、决策的方式,恰恰是当前学校教育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就是由行政部门制定的考核指标,一些学校的办学者追求功利化的政绩,也就把这些指标分解到对教师的考核中,导致办学急功近利。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要求,高校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学校内部实行民主管理,要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教育、学术管理、评价中的作用。以设立教学奖而论,从其性质看属于教育事务,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具体负责,而不能仅仅由行政主导。其实,学校现代治理结构的建立,也有助于学校处理好和媒体、公众的关系。建立起规范的舆论危机应对机制,学校就不至于在面对舆论危机时应对失度。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3/24/content_43263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