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水生生物养护之“上海实践”

19.07.2017  21:19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做好“加法”与“减法

■中华鲟抢救观察窗

■长江口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今年,农业部启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东北地区秸秆处理行动、农膜回收行动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等“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五大行动中,“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再次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到了重要位置。按照中央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该行动旨在解决渔业资源环境持续衰退恶化问题,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2016年是《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实施十周年。回顾十年历程,本市渔业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探索都市型水生生物养护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近年来,上海在抓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和水域生态环境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既做好“加法”也做好“减法”:大力推进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与海洋牧场建设;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加强渔政执法;加强专项捕捞管理,开展涉渔工程生态修复;科学开展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加强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监测……通过一系列行动,力争到2020年,使得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

  记者 欧阳蕾昵

   加法一:放流与保护——

  全国“放鱼日”探访崇明“中华鲟之家

  6月6日,由农业部组织倡导的全国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各地举行,全国31个省(区、市)举办大型增殖放流活动400余场,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超过50亿尾。在上海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30尾1.7米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30尾和3万余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也在这天回归长江母亲怀抱。

  6月份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关键时节,也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黄金时期。今年是农业部倡导的全国范围内连续第三年在6月6日开展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十二五”以来,全国已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40亿元,放流各类苗种超过1200亿尾,6月6日也因此成为全国约定俗成的“放鱼日”。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持续影响,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持续衰退,特别是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旗舰珍稀濒危物种资源衰退加剧,中华鲟出现自然繁殖停顿、幼鱼资源消失等时空破碎化趋势,长江江豚出现种群急剧萎缩、分布区域缩小、群体交流受阻等生境碎片化状况,物种濒临灭绝风险,中华鲟、长江江豚均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红色名录(IUCN)列为“极度濒危”(CR),对中华鲟和长江江豚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6月6日放流结束后,记者来到了被誉为“中华鲟”之家的崇明基地。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下简称中华鲟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华鲟保护工作,于2002年批准建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总面积约696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华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态环境。2015年崇明保护区基地正式建成,成为保护区又一陆上保障基地和对外展示窗口。

  这个基地里,设有生命长江馆、科学馆、值班楼、配套辅助用房、室外暂养池、人工湿地等设施。走进生命长江馆,隔着厚厚的玻璃望向巨大的水族箱,几条体型硕大的中华鲟在水中悠闲游动。询问后才知,它们的平均长度约3米,体重近300千克。这个馆主要用以开展中华鲟的暂养、抢救、繁育和科普宣传教育。在室外暂养池,记者看到,除了暂养中华鲟外,还包括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每天,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潜水服在水下进行水池清理、投喂饲料、检测水质,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科学馆则是物种保护、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的科研中心。

  “保护区基地的重要工作就是抢救中华鲟。”中华鲟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施抢救后,基地为中华鲟提供专门的栖息场所,让它们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然后放流,回归大自然。据了解,保护区是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是中华鲟生命周期中唯一的、数量最集中、栖息时间最长、顺利完成各项生理调整,同时又最易受到侵害的天然集中栖息场所,具有唯一、特有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区也是江豚、胭脂鱼等保护动物的重要分布区,是其他鱼类洄游的重要通道和索饵产卵的重要场所,有着很高的保护价值。

  “这里好比是‘中华鲟之家’,既是中华鲟的‘幼儿园’、‘待产房’,又是重要的‘产后护理场所’。”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保护区生活的中华鲟有千余尾,最大的成年鲟体长3米到4米,体重在200千克到300千克。一般来说,中华鲟的寿命在40年左右,而保护区的中华鲟多数已生活了10年左右,达到了“青年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野生生存环境驯养,即可放归大自然。

  随着崇明基地功能的不断提升完善,未来这里将成为中华鲟及其他长江珍稀水生动物抢救与增殖放流平台、河口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修复国际科研与交流平台、国际设施渔业科技成果示范平台和科普教育平台,集中展示中华鲟、江豚等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建立中华鲟种质资源库、活体样本库和基因保护库。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是一项能快速补充生物群体,稳定物种数量的有效措施,本市各级渔业管理部门积极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近年来,上海每年财政放流资金平均在1200万元以上,放流苗种1.5亿尾。在开展放流工作中,坚持对年度计划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安排各水域的放流品种、放流规模、放流水域、放流时间等,确保放流效果。

   加法二:生态修复——

  用“竹阵鱼礁”打造海洋牧场

  “从崇明团结沙码头上船,在海上行驶一个小时后,换上小艇再颠簸个十几分钟,便来到了一处浅滩。在这里,所有的交通工具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靠自己的双脚,蹚着过膝的海水,一步步向前迈进。脚下的‘铁板沙’很硬,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还会被水中的杂物磕伤。1个小时后,才真正走到位于崇明东滩的长江口海洋牧场示范区。

  这段描述,来自于中华鲟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他们口中的海洋牧场正是长江口河口生态修复的一种新模式。自2009年起,中华鲟管理处承担了“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转业项目”中的“上海市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创造性地研制了“竹阵鱼礁”,经过2009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五个年度的项目建设,共建成人工鱼礁(竹阵鱼礁)275万空方,移植海草场4.25公顷,总计占地129.25万平方米;底播底栖生物苗种354.2吨。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全部为农业部补助资金。

  记者了解到,所谓海洋牧场,即在一定海域放“人工鱼礁”,以聚集海洋生物。因为长江口沙质特殊,试过多种方法后,最终中华鲟管理处选择了在此处深扎空心竹竿,让底栖生物能聚集在竹竿周围。竹竿露出水面的部分大约50厘米,水下却要扎深3米,以确保其牢固度。多年来,靠着人工力量,中华鲟管理处全员出动,齐心协力,将一根根竹竿插入海域,最终,几十万根竹竿造出了一片“滩涂森林”。如今,露出水面的竹竿上已经长满了藤壶。

  长江口海洋牧场示范区创新性地建立了以“‘竹阵鱼礁’为主体,配套生物底播”的河口生态修复新模式,填补了上海市海洋牧场建设的空白,开创了河口海洋牧场建设的先河,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2016年成功申报“长江口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据悉,该示范区的建设内容为人工鱼礁建设和底栖生物底播,属于资源生态保护型海洋牧场。其中所建设的人工鱼礁被命名为“竹阵鱼礁”,是独创的河口型人工鱼礁,具有牢固、安全、施工便利、聚集生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特点,为河口区的人工鱼礁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

  近年来,本市各级渔业部门依据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动协调相关工程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客观评价工程对渔业造成的影响,积极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渔区和谐稳定。据统计,2006年至今,仅市农委直接组织协调的生态修复和补偿工作的重大涉渔工程就有8个,总补偿资金近6000万元。

   加法三:人工养殖——

  刀鱼等新品种繁育技术取得突破

  刀鱼以“”为贵,以“”为名,从来都是水产珍品。从2015年开始,上海市民翘首以盼的首批数百尾人工养殖刀鱼初长成,成为特供饭店的“桌上宾”。在野生资源不断匮乏的当下,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研究团队从2008年开始着手研究人工刀鱼繁育工作,2011年野生亲本繁育苗种获得成功,2013年首次实现苗种规模化生产,2014年又成功培育出25.5万尾苗种,历经多年的技术攻关,如今的刀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并实现可控、稳定的苗种规模化生产。

  长江刀鲚,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酷渔滥捕,资源量逐年下降,种群数量岌岌可危。正是在这一严峻的现实背景下,2007年夏天,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嘉定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首次通过采捕野生长江刀鲚种苗开展人工养殖,正式拉开长江刀鲚人工繁殖技术科研攻关的序幕。

  要想研究人工繁殖,必须经人工养殖将长江刀鲚种苗养成亲鱼。攻关伊始,科研人员迎来第一个技术难关——野生长江刀鲚种苗的驯养。长江刀鲚生性凶猛,应激能力强,“离水即死”,这些特性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即能完成的,种苗引入初期,大量种苗因为无法适应室内驯养,在水泥池上撞得眼歪口斜,直至死亡,看着每天因机械损伤死亡的种苗,科研人员只能忍住心疼、求新求变,尝试各种方法尽可能缓解野生种苗的应激反应,功夫不负有心人,驯养方法的革新,仿生环境的营造终于使野生种苗逐渐适应室内驯养。

  接下来的人工养殖也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市水产所科研团队具有多年鱼虾类人工繁养的经验,但是每一个问题都是全新的。长期室内养殖的长江刀鲚生长缓慢,科研人员采用仿生态的方式,再次将驯养后性情相对温顺的长江刀鲚放回池塘养殖,一方面模拟自然水环境,鱼塘中的水为长江淡水,进入秋冬季之后,鱼塘的水换成海水,待长江刀鲚发育成熟之后,再换成长江淡水;另一个方面模拟采用全天然的活饵料,加快长江刀鲚的生长,促进性腺的成熟。固定思维的打破和勇于实践的信念,终于收到了成效,这一转变不仅使科研人员掌握了池塘养殖长江刀鲚的相关技术,更为实现长江刀鲚人工繁殖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亲本培育。

  2011年,人工繁殖首次获得突破,活着的数百尾长江刀鲚,有10多组发育成熟,其中1组产卵成功。2013年,刀鱼子一代亲本性腺成熟,这比野生亲本首次产卵整整提前了两年。也就在这一年,科研人员分4批催产子一代亲本,共60组,55组催产成功,随后开展室内水泥池大规格苗种培育科研攻关。从人工养殖、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到苗种培育,这一系列的技术均在全人工控制条件下完成。

  2013年9月,9000尾全人工繁殖子二代长江刀鱼苗种首次在长江口成功放流,此举在国内尚属首次。长江刀鲚的人工增殖放流不仅补充大量的苗种资源,也是恢复和增加长江刀鲚资源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于促进长江流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过渡捕捞让渔业资源越来越少,但人们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却越来越大,育种育苗责任重大。上海从1999年起,着重对淞江鲈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鱼苗繁殖技术进行攻关,从2006年至今,侧重对产业化鱼苗生产技术进行整合和生产运行,建成了模拟自然生境鱼苗产业化生产流水线,达到了年产水花鱼苗几百万的产业化水平。河豚、鲥鱼、刀鱼就是俗称的“长江三鲜”,河豚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攻克了人工繁育和育种,如今刀鱼也迈出了全人工繁育的步伐,而野生长江鲥鱼已经多年未见了,人工繁育之路任重而道远。

   减法:禁渔期——

  控制捕捞强度,引导渔民“上岸”转产转业

  2002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在长江流域试行春季禁渔制度的通知》,2003年正式实施长江禁渔制度。2006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为扎实开展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落实长江禁渔期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从2016年起,长江流域禁渔期禁渔时间从之前的3个月延长到4个月。

  长江实施禁渔期制度已有14年,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水生生物保护管理措施,这一制度有效减缓了长江生物资源衰退的趋势。因长江口特定的水域位置,每年都有大量外省市渔船涌入长江口水域,其中不少船只常年滞留在崇明地区,从事违规捕捞作业,给本市长江水域的渔业管理带来较大压力。尽管近年来渔业资源有所好转,受利益驱使,违规捕捞现象有所反弹,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深水张网违规作业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获悉,近年来,本市各级渔业执法部门以查处各类违法捕捞为执法重点,周密部署,依法行政,长期保持长江禁渔期的高压严管态势,全面监控可捕江面,对重点、难点地区以及管辖交接水域,实施拉网式检查,并加强同公安、边防、海事等部门的合作,开展周边省市地区联合执法行动,执法效率和力度大大增强,有效强化了长江禁渔期渔政管理。2015年以来,全市各级渔政部门结合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专项执法行动,大力宣传休渔、禁渔期管理制度,长江口非法捕捞得到遏制。

  “延长禁渔期是一个方向,但是把渔民转出去才是实现保护的根本出路。”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现有各类渔船16万多艘,专业捕捞渔民30余万人,而长江天然鱼类捕捞年产量不足10万吨,捕捞强度已远远超过长江生物资源可承受的范围。不仅如此,捕鱼已难以支撑沿江渔民的基本生活,捕捞收入逐年下降,渔民生产生活困难,多数地区甚至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合理安置渔民,实施渔民转产转业是禁渔的前提条件。

  由于受到长江深水航道、青草沙水源地、长江隧桥等涉水工程及围垦影响,长江上海段水域可捕捞水域面积不断减小。为缓解渔区矛盾,压减捕捞渔船,控制捕捞强度,上海自2002年以来已通过涉渔工程补偿等渠道引导长江渔民转产转业。自2015年开始,本市还在崇明长兴岛试点“减船转产”,让一部分长江渔民退捕上岸,由企业第三方采取征地的方式给予补助。“渔民上岸安置后续工作还是要保障好。假如渔民吃不饱饭、赚不到钱,生活得不到改善,即使有禁渔制度、法律法规约束,还是会不断有渔民‘顶风作案’。”市水产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4年起,上海就开始严格实施长江捕捞渔船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控制制度,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增长江捕捞渔船。经过艰苦努力,上海长江捕捞渔船已从2002年的368艘减为目前的200艘;长江渔业户1200多户,渔业总人口近5000人,其中传统渔民近3000人,主要集中在崇明。长江捕捞作业收益主要来源鳗苗、刀鲚、凤鲚等专项捕捞生产,刀鲚、凤鲚专项捕捞许可制度的实施,较好地控制了长江渔业捕捞强度,同时也考虑并照顾到了部分专业渔民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兼顾了长江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愿景:形成合力,统筹协调,养护工作系统性有待加强

  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先行者排头兵的引领作用,明确要求推进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基地二期建设,并纳入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项目。中华鲟保护区基地二期项目将紧密围绕一期,与基地一期项目实现无缝衔接,以提升和完善崇明生态岛生态保护功能为出发点,以保护中华鲟、江豚等长江珍稀濒危旗舰物种为立足点,以修复长江口生态栖息地为切入点,以服务社会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为落脚点,力求建设成为我国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的标杆和典范。

  市水产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水生生物养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涵盖了水域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多个方面,涉及保护、增殖、科研、管理等多个环节。水生生物资源的持续衰退存在多种原因:水工工程建设、航运发展等导致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普遍下降,水生生物资源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加上违规捕捞,使得水生生物资源,特别是经济鱼类资源出现衰退。由于历史和地域问题,长江流域及沿海参与水生生物养护的管理部门、保护区、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机构也存在交流合作少、信息沟通不畅等情况,再加上不同地区管理机制和要求也不尽相同,未来还需要多方合作,形成合力,统筹协调各项养护规划,进一步完善跨部门的水域生态环境管理和协调机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下一个十年,上海还将开拓创新,继续创出一条符合都市现代农业规律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新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长江口的中华鲟守卫队
  他们长期驻守在崇明东滩,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