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炎:生活是一张华美的袍
选择《蓝色茉莉》,因为里面不仅有挚爱的actress奥斯卡新科影后凯特·布兰切特,更重要的是还有伍迪艾伦这位纽约客。在绕了大半个地球,巴塞罗那、巴黎、罗马后,伍迪艾伦终于回到了最挚爱也是最熟悉的纽约,用自己喋喋不休的台词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个前贵妇破产后如何众叛亲离的故事。
蓝色茉莉的片名很有意思。蓝色代表忧郁,也暗合电影里茉莉一直念念不忘初见丈夫时放的那首《蓝月亮》,那是她一步登天的起点,茉莉则是凯特扮演的女主角富贵后给自己改的名字。合在一起即忧郁的伪装,更准确些毋宁说是一场美梦的幻灭。
电影的剪辑是穿插进行的,一面是现实的窘相,一面是曾经的富贵生活。不时穿插跳跃,随着女主角的思绪游走。跳跃的剪辑带来的混乱恰如破产后茉莉混乱的精神状态一般。
她不断地回忆自己过往的豪奢生活,自言自语,通过表达获得那份满足感。曾经被物质所充盈的内心世界,如今因为身无分文的现状而坍塌一地。她依然固执地穿着高档套装、用名牌包包,妆容精致、举止优雅,从开头与飞机上邻座的老太太诉说自己的过去到结尾还是如此,唯独那张淋浴过后素颜的脸像极了她被揭穿后现实苍白无处可藏的处境,令我想起了《穿parada的女魔》里婚姻失利后梅丽尔那张憔悴的面容,每个微小的肌肉抽搐仿佛都在无力挣扎,眼神里透出深深的疲惫,这一切似乎印证了心理学上说的面部表情是人身体最表情丰富的部位。
她从头至尾一直一刻不停地在叙说,大量台词将时间缝合成密不透风的墙,一堵她心中的高墙,隔开她急于摆脱的窘迫现实,让茉莉得以在墙的另一边里筑梦,一场她体验过、经历过并且乐于继续的财色名食的美梦。
整个过程无异于一个女精神病人的自叙。
张爱玲在她的成名作《天才梦》里有写过“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那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这样的状态与茉莉破产后的状态何其相似,电影开头的时候姐姐按捺着不满说道:“你破产了怎么还坐头等舱”,茉莉的回答是“我就是那么做了,我挥霍惯了”。就像天才是庸人的一场梦,曾经的贵妇生活也是茉莉的一场镜花水月。
幸而贵妇生活并非一无是处,养尊处优使她依然迷人、优雅、谈吐幽默和上流接轨,吸引着上至政客下至牙医中产,更不用说姐姐金吉男友的糙汉朋友。这似乎也告诉我们,一方面任何事物都如硬币有其正反两面,另一方面就影片而言更深刻地指向了导致众叛亲离悲剧的始作俑者,正是茉莉自己。
脑海中一直想着另一个类似背景的影视角色——破产女孩里的凯罗琳,挚亲都是诈骗犯,一个骗了全纽约的钱,另一个也不遑多让。虽然凯罗琳经常被Max、苏菲等人吐槽公主病、傲娇,但凯罗琳做起了女招待、学会了适应底层生活、交到了朋友,并且发挥自己的生意头脑和Max合伙开蛋糕店试图东山再起,这一切都和破产后的茉莉表面上所做的不尽相似,投靠姐姐,和姐姐的朋友交际,为了成为室内装潢设计师去修读电脑,一边去当牙医助理攒学费。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我想二者最大的区别也许在于一个在上流社会中保留了善良的天性,一个确如磁石般互相吸引,早已腐化、堕落了。
就如同张爱玲说过“生活是一张华美的袍,只是上面长满了虱子。”从前茉莉的生活锦衣玉食、豪车香槟,实际上光鲜背后是丈夫不仅外遇出轨,而且利用她在她名下开空壳公司实行诈骗,布满不堪的虱子。当破产后的茉莉对着姐姐的男友的狐朋狗友们吼出那句:“我要跟你们中的谁在一起才能换一杯加柠檬的马提尼。”茉莉生活这张华美的袍上虱子不仅显露无疑,更是已经深入骨髓。
慵懒业已成为惯性,享乐成为天生的使命,这就是所谓的富贵命,也是影片经常被姐姐吐槽的基因好,在这里伍迪讽刺了上流圈的高贵血统论。因为基因好,所以同样的领养的孩子,身为妹妹的茉莉倍受养父母的疼爱,因为基因好,所以得以在大好年华里获得进入上流社会的入场券,也是基因好,即使在最落魄的时候,茉莉依然对于异性有足够的吸引力来为自己的人生翻盘。
也许姐姐是对的,如果基因决定性格的话,那么茉莉生活中华丽的一面的确是直接由她的基因塑造的,反之亦然,那长满虱子的丑陋一面也是她一手酿成的。她自私自利,就像姐姐前夫和后来男友都说过,“有钱的时候不想扯上关系,破产了又来投靠”,“一家人又是一家人了”,她自我中心,富贵时姐姐和姐夫来纽约,她惟恐避之不及,和闺蜜谈论起来还佯装善良地说姐姐过得并不光彩。她自视甚高,当姐姐旁敲侧击提醒她丈夫出轨,只是内心轻蔑地淡然一笑。
茉莉破产以后让我联想到了鲁迅的《娜拉出走以后》,具有同样醒世的力量,鲁迅用娜拉出走以后为着眼点,思考了为自由而放弃玩偶般贵妇生活的娜拉出走之后如何生活的问题,为传统公主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大团圆结局泼了一盆凉水。她可能为生计所迫,甚至堕入风尘,而茉莉破产以后似乎就解答了一个世纪前娜拉出走以后怎么样之问。而前提就如胡适给北大学子演讲的独立与自由之说“给你自由,你不争独立仍然是奴隶”。独立,也许你一时不济,但是凯罗琳不失一个人生积极的典范,不独立,以娜拉为原型的茉莉们的故事必将以不同形式继续演绎。
(作者系历史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