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华精神”在上海法律界引发热烈反响

28.02.2015  17:01
来源:文汇报         2015年2月28日
 

  “继承,是最好的纪念。邹碧华在改革路上播下的种子,在合适的时候会生根发芽,也许长成参天大树。”在微博上,一位年轻的法律人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邹碧华走了,在给人们留下无限哀思的同时,他的精神也成了不少法律人今后前行的巨大动力。这几天,“邹碧华精神”成为上海法律界最热的词汇,大家纷纷深情缅怀这位用生命捍卫法律尊严的勇士,更希望能让他这种勇于担当、崇德尚法的精神永驻人间。

  改革就要有担当,就要全身心付出

  “如此优秀的一名法官,年纪轻轻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对上海司法机关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曾与邹碧华有过多次工作接触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谭滨,在谈及这位司法改革路上的“好战友”时语气低沉。

  “这轮司法改革不同于以往,不仅涉及到体制机制的转变,更涉及到每个司法人员的切身利益。焦点多、关注度高,推进起来的难度也超出想象。”谭滨还记得,每次与邹碧华聊及改革的相关问题时,他总是说,为官做事就是要有担当,只要全身心付出,肯定能做好。

  邹碧华在法院司法改革中的不少理念,也给同时进行中的检察改革提供了很多全新的思考视角。“像邹碧华提出的不能让年轻干部在改革中‘就地卧倒’,在检察改革中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作为上海检察改革的参与者,谭滨特别欣赏邹碧华的这种创新精神。因为,“如果在改革中还将思维停留在过去,那推行改革必将遭遇更多困难。”

  “如果你想把树枝伸向天堂,就要把根深扎到地狱。”在邹碧华离开的这些日子里,他最亲密的战友、上海高院司改办副主任张新常常回想起邹碧华曾对他说过的这句话,“他就像我精神上的导师,引领着我。”

  这几天,张新总是有意无意地走到邹碧华的办公室门口望一眼,总希望能再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

  正是在这间办公室里,邹碧华带领着他们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打赢一场场硬仗。怀着深情的回忆,张新有些哽咽:"碧华走了,但他没走远,他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会更加努力去实现他尚未实现的梦想。"

  与邹碧华相识十多年的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潮,在追思邹碧华的文章中写道:"碧华辞世已有两月,但人们的缅怀仍不减。我想大家不仅是钦佩他的专业学识,更因为他的一生恰好展现了中国人百年以来对法治、公平的不懈追求。而他在人们心中播下的法治信仰的种子,将会激励更多有识之士,为现代中国的法治理想不断拼搏和奋进。"

  坚守法治精神,做专业敬业司法官

  曾罹患白血病的孩子小铭,面对巨额医药费束手无策。当他的爷爷奶奶为了救助孙子到长宁区法院立案起诉时,时任院长邹碧华得知情况后,创新性地通过"先予执行"的方案将房产划归孩子,从而让孩子得救。

  "在报纸上读到这个故事后,我们很多女干警都流泪了。"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检察官吴翎翎说,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在她看来,邹碧华身为法院院长,能事无巨细地关心一起案件中的当事人,充分体现了一名司法官对百姓的人文情怀。吴翎翎说:"我记得报道中曾写到,邹碧华的母亲曾叮嘱他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其实,对每个司法官来说,良心都是最重要的品质。"

  崇德更要尚法。在邹碧华家中和办公室中,最显眼的是那一面面的书墙。"老师热爱阅读,尤其喜欢涉猎一些全新领域的知识。"邹碧华的博士研究生唐豪臻,每次去邹碧华家中,总是看到他书房里摆着刚买来的新书,"他那种对知识的渴求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个人,每次见面他都会给我们开书单,推荐几本甚至几十本好书。"

  让唐豪臻更为感慨的是,邹碧华每次开的书单中,除了法律书籍之外,还涵盖了心理学、文学等多个领域,而这些书全部是邹碧华亲自读过以后才向他们介绍的。

  "老师曾说,我们有缘师生一场,很高兴能一起推动中国法治建设,遇到问题千万不要抱怨,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邹碧华的硕士生夏关根,毕业后进入浙江某法院任职。他深有体会地说:"从学生转变为一名法官,如今的我更懂得老师这句话的意义。老师点亮的这一盏盏法治信仰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以高尚的人格赢得百姓对法治的尊重

  "正是因为世界的不完美,你的存在才有了意义。"邹碧华常说的这句话,始终深刻在长宁区法院民一庭助理审判员陈婷婷的心里。在她看来,邹碧华的一言一行,都透着他执着的法治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让后来者都能感受到他的智慧、热情和振奋向上的正能量。

  陈婷婷还记得,在邹碧华担任长宁区法院院长时,曾向法院干警的家属写过一封亲笔信。这封信的题目是"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在信中,他谆谆告诫大家,一个人要成长为法官,需要经过很多努力与奋斗,需要家人的支持与付出,当他被金钱绊倒时,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将灰飞烟灭。

  "从媒体的报道中,让我们看到了邹碧华身为一名法官巨大的人格魅力。"在邹碧华给学生的短信中,有一句话让宝山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刘礼珺印象深刻,"他曾说,法学院的毕业生要洁身自好,你们中的有些人进入的是权力领域,今后会有很多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你们,你们一定要耐心听取他们反映的情况,但决不可把私利带入其中,否则会有违司法良心。"

  在此轮上海司法改革中,刘礼珺是宝山区首批进入员额的检察官。他说:"法治的根基是信任,这种信任,这种司法的公信力,归根结底是由一位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律人积聚和建立起来的。而邹碧华法官就是优秀法律人、司法官的代表,作为一名检察官,我们应当以他为楷模,以高尚的人格赢得百姓对法治的尊重。"

  刹那芳华,即是永恒。正如邹碧华在自己的博客中所写:"我们正在流逝,以一种不可逆转的速度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流逝。这听上去挺令人伤感的。但我们不必悲观,因为叔本华还说过,'我们流逝了生命,却收获了人生体验,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