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讲堂】:邵峰院士讲述现代生物学研究基本概念、途径和思维逻辑
5月4日晚,“通海讲堂”又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科研副所长邵峰院士。他受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细胞焦亡的发现、机制和功能”的学术报告,讲述了现代生物学研究基本概念、途径和思维逻辑。
邵峰以多年来的科研经历为例,向对生物研究感兴趣的学子讲述了关于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独到见解。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手段”,再到“思维方式”,他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作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和支柱的重要意义。他就“科学假说驱动”和“无科学假说驱动”两种常见的生物学研究方式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科学假说驱动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但成果原创性相对低,也容易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无科学假说驱动则有助于发现科学问题,为提出科学假说提供基础,创新性可能高,但不容易阐明机制,相对来说,不太有利于科学思维训练。”
报告中,他还讲述了生物学研究的两种入手模式以及生物学实验中的对照设计,通过“盲人摸象”的比喻,概括了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方式。他从“科学的本质就是怀疑”的角度告诫学生“生物学研究特别需要批判性思维”,并为学生指出生物学研究中需要避免的误区。
报告会后,生物化工2016级硕博生蒋家窕说:“邵峰老师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了解了邵老师成功路上的每个脚印才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邵峰老师对生命科学的系统而深刻的分析以及思考,让我们学习了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既陌生又熟悉’的领域。科研的路上没有哪条路是容易的,正是由于和这样优秀的人交流,我们才能在一段又一段迷茫的人生旅途中找到自己的指路明灯。”食品科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金钰尧说。生物科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陈伟杰说,邵院士指出的“科研工作不能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或者是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某一个实验现象”,这种严谨理性的思维一定会让自己受益终身。
本次“通海讲堂”报告会由我校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工部(处)主办,由生工学院承办。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王海明、生工学院副院长王启要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琴教授和师生一起聆听了报告。
相关链接:
邵峰院士,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9年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自2005年回国后,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201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和EMBO的外籍成员,2016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fellow)。他长期研究病原细菌和宿主相互作用机理,在致病菌毒力机制以及抗细菌天然免疫方向均取得系列重要原创性发现,为败血症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曾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重要奖项,包括周光召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国际蛋白质学会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基础医学奖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