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币卡交易“触网通电” 新形式唤醒巨大市场

02.09.2014  11:53

  昨日,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在苏州河畔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邮政大楼内开业,这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邮币卡电子交易服务平台。业内认为,互联网的兴起为邮币卡市场复兴带来了新的机遇,从表面看是线上平台取代线下平台,而从根本上看,线上平台将更加便捷、交易成本更加低廉。

  未来,由于互联网的规模效应,线上交易的规模会远远大于线下市场,有可能形成线上市场占主导、对交易价格起引导作用的格局,甚至形成定价机制。

   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

  据统计,全国共有线下邮币卡交易市场62个,实体市场经营面积约11.48万平方米,网络市场21个。邮币卡市场总体规模在5000亿至6000亿元,年交易额约为200亿至25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北京和上海两地实体市场日均交易额就达5000万元以上。

  但另一方面,新老交替的市场环境与庞大的交易规模不相适应,秩序混乱、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市场萎缩等问题,阻碍了邮币卡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邮币卡交易中心总经理徐智斌介绍,目前邮币卡二级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缺乏统一、规范、公开的交易平台,市场交易秩序紊乱,商品价格发现不充分,未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二是缺乏便捷、安全、优质服务的交易手段,市场交易效率和参与度较低,商品的投资和保值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掘;三是缺乏具有公信力的交易保障体系,信息传导功能失真,市场交易群体萎缩。

  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董事长陈必昌则认为,互联网的兴起为邮币卡市场的复兴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崇尚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进入邮币卡市场的门槛将大大降低。

  “未来,由于互联网的规模效应,线上市场的规模会远远大于线下市场,最终有可能形成线上市场占主导、对价格起引导作用的格局,相信最终线上与线下的整体市场价格也会形成互动、保持一致。”陈必昌说。

   交易中心改变行业趋势

  沪上最著名的卢工邮市是上海市卢湾区总工会于1983年创办的,主要以邮票、钱币和磁卡为主的交易市场,在全国非常有影响力,过去都是小摊位,有点杂乱,环境也不是很好,但这家邮市天天有交易,很多集邮爱好者几乎每周六、周日都要到邮市去。

  卢工邮市主要以“行货”为主(指在邮资票品目录上能够查到的邮品),但是一些经营古典邮票以及邮政史题材邮票的邮商也设有门店。多年来,这家市场每天的成交价格已经成为国内邮币卡价格的一个参考,这种实体店模式给玩家一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得见、摸得着,所以生意火爆是有专业和口碑基础的。但是面对线上交易平台的出现,有些邮商也表现出一定的忧虑。

  显然邮币卡交易走上电商之路后,现有邮币卡交易业态有可能发生根本改变。

  “目前邮币卡交易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权威线上平台。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的成立,将有效整合线下资源与线上优势,会把全国传统集邮爱好者和潜在购买者以及专业投资者吸引过来。”在昨日交易大厅里,一位刚完成注册登记的投资者告诉晨报记者。

  中华全国集邮联常务理事刘广实说,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的成立,将为交易双方提供随时随地的交易系统、专业鉴评、透明信息、便捷结算的服务,成为振兴邮币卡收藏文化的重要平台。

   未来要引入标准化交易

  据介绍,上海邮币卡交易中心是一家国有控股、混合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通过这个交易中心的平台,可以进行流通、投资、收藏、鉴定、仓储、融资、文化推广的封闭循环,满足交易活动的全方位功能需求。交易中心实现“四大创新”,在交易模式上,创新地融合了现货挂牌交易、现货竞价交易、现货订单交易和现货托管交易等四种交易模式。其挂牌与竞价交易模式更像是一家兼顾广度与深度的商品交易所。

  交易中心自建鉴评团队、鉴评专家委员会、第三方权威评级机构三位一体的鉴评体系,在行业内首次实行所有交易藏品全部先入库、后交易的模式,通过专业制作确保品相完好,严格保证交收藏品的质量,为所有参与者铺设了一条顺畅的进入与退出渠道,降低了参与门槛和成本。

  徐智斌说,未来等条件成熟时,会将交易品种设计成标准合约,托管交易类似于中小板股票交易,集中托管,随时提货;订单交易类似于商品合约递延交易,集中交易,每日交收,价格发现充分,具有套期保值功能,适合于专业投资者,为今后标准化交易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