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新建应急避难场所23处 可容纳避难人员20万人
04.03.2015 09:39
本文来源: 新浪上海
目前申城应急避难场所共有30处,其中去年新建23处,今年计划再建19处,这是昨日市民防办新闻通气会上传出的消息。此外,申城还将以徐汇滨江为试点,继续推进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建设。
据介绍,从2010年开始,上海已经着手推进避难所规划建设。去年新建的23处应急避难场所中,绝大多数是在原有校舍、操场、体育馆等场所基础上新增应急设备。如,去年宝山区杨行中学就以操场和校舍建成了应急避难场所。据悉,杨行中学配备了470瓦的应急发电机,并挖掘了300余米的深水井,每天出水量达80吨,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应急设备齐全后,杨行中学可作为长时间、大规模疏散安置地点,容纳近万人进行避难。
目前,上海应急避难场所已达30个,占地155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难人员20万人。按照规划,至2020年,申城将建成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一类应急避难场所20处,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的二类应急避难场所313处,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三类应急避难场所由各区县规划,以确保每个街镇至少有1处。民防办透露,上海普通建筑的设防为7度,而应急避难场所的设防达到8度,可承受8级甚至更高级别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破坏程度。此外,所有级别的应急避难场所都将具备救灾物资及供水供电能力,可为市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也在推进中。去年,本市新建人防工程超过200万平方米,多数为地下停车库。今年,上海拟推动徐汇滨江“上海西岸传媒港”为试点课题,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管理。如将徐汇滨江的9个地块的地下空间统一开发建设,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人防空间作用。
热点新闻:
天气预报:
本文来源: 新浪上海
04.03.2015 09:39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