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第三十四期访问学者工作坊举行
2016年12月27日至28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十四期访问学者工作坊“东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在光华楼举行。本次会议是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一个文化遗产专项主题的工作坊,由中心访问学者、佛罗里达大学教授来国龙和复旦大学教授刘朝晖共同担任召集人。会议开幕式由刘朝晖主持。
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首先向在座来宾致欢迎辞,对中华文明研究中心的创立、访问学者计划以及访问学者工作坊等作了基本介绍。
12月27日上午,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院特聘教授谢明良以“陶瓷史上的金属衬片修补术——从一件以铁片修补的排湾族古陶壶谈起”为题作了主题报告,他以中国和日本的案例入手,向在座学者们介绍了以金属衬片修补陶瓷缺损的研究,以及陶瓷修补史上相关的鉴赏等特殊文化现象。
随后,在来国龙的主持下,第一场报告开始。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远东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世界遗产中心亚太处教授林志宏首先作了题为“佛教遗产需要紧急保护:亚洲宗教性世界遗产保护和修复相关案例研究”的报告。他分享了在“佛教文化与遗产之弘扬与保护国际研讨会”上通过的“2014蓝毗尼宣言”的内容,并通过两个亚洲宗教性世界遗产保护、修复的研究经验案例,阐述和倡导推动亚洲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接下来,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Sonya S.
Lee作了题为“The Place of Religious Revival in the Research and Preservation of
Buddhist Cave Temple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的报告,她对比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文物遗产保护的工作,并以此出发讨论了现代中国社会的世俗化(secularization)情况及现代性视角下的文化场域整顿(Reorganizing cultural spaces for modernity)。最后,东京大学教授松田阳(Akira Matsuda)作了题为“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heritage protection in
Japan”的报告。松田阳重点介绍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日本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并依此阐释了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当今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12月27日下午的第二场报告中,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戴丽娟作了“重返中国博物院史”报告。其中,她点出了当今学界博物馆史研究中的直线、简化理解的一些问题,并分享了对于清末博物馆研究的成果。其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刘守柔分享了“中国早期博物馆的收藏与活动研究——以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馆为例”。从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馆讲起,刘守柔探讨了中国早期博物馆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以及与物质遗产、博物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二场的最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军发表了题为“从研究到应用——以湖南省博物馆2017年新馆特展‘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至16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为例”的报告。李军分享了意大利与中国艺术交流的案例,以及将学界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可视的展品展于湖南省新馆特展中的经验。
第三场报告中,三位教授带来了主题各异的精彩报告。来国龙发表了“中国近现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破坏”,他探讨了反传统运动与文化遗产的保护、破坏之间的关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陈刚的报告题为“纸在东方——东亚手工造纸的科学研究与保护历程”,介绍了纸张的起源、东传;传统造纸术的探索、保护等相关研究。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则作了“线装书与东亚汉籍保护史”的报告,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分享了有关线装书与汉籍保护的反思。其后,学者们就此三主题的报告,进行了发散性的交流讨论。
12月28日上午,第四场报告开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卢慧纹带来了报告“帝陵、史迹、文物:唐太宗昭陵的保存与历史记忆”,她检视了十至二十世纪对昭陵的记录和相关活动,从政治意味、文人作品等多方面分析了昭陵之多重面向和历史记忆。广东外语经贸大学教授侯松则作了“古树何以成为文化遗产?——清代杭州树木古迹的历史书写与意义建构”的报告,他通过对五部方志中对于古树记载的考察,探讨了古树之何以成为文化遗产的问题。
随后的第五场报告中,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洪波作了题为“梁思永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形成”的报告,对梁思永先生的考古学学术贡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重新的评价。在会议的最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刘朝晖作了“陈万里与中国古陶瓷研究之转型”的报告,他以陈万里先生为个案,探讨了古陶瓷研究自鉴赏至现代科学研究的转型历程。至此,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