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道路隔离带新增反光标识 伤亡同比下降6%

10.11.2015  11:01

  夜间路灯昏暗、车道分布不规则的道路交叉口、车流量大的地方,都是交通事故的易发地带。市交通委路政局此前就提出,将在道路中央隔离带端部规范设置警示标识,明年底前计划在全市1401条道路、6065个道路路口隔离带的端部新增警示标识。记者近日从人大常委会上了解到,目标已经完成过半,预计年底前完成总量的70%。

  同时,警示标识安装后的成效也已经初步显现。今年以来,由于新增警示标识,全市路口伤亡事故同比下降6%,七成出租车司机对新增标识表示满意。而这些变化,都缘自7年来市人大代表余国强对道路路口隔离带反光标识的持续关注。那么,道路隔离带新增反光标识,对精细化城市管理已经并即将带来哪些变化?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醒目不刺目

   黄色LED最受欢迎

  锦江出租汽车公司的张师傅开了10来年出租车,1年来,他发现中心城区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明显增多了,晚间开车,感觉尤其明显。有意思的是,一条马路如果贯穿几个区,隔离带反光标识也会不大一样,有柱状的,也有安装在地下跟地面持平的,灯光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

  “要我说,黄色LED最好,光线既柔和又看得清楚,100米开外就能看见隔离带的端口,也不会被强光刺得睁不开眼。”这不只是张师傅的个人感受,也是众多出租车司机的主流意见。市路政局通过市交通委官网、市路政局官网、滴滴打车等平台,对“新增隔离带反光标识”的民意调查显示,截至上月已有超过2000名出租车司机参与调查,其中70%表示满意,97%认为设置警示标识有必要,普遍倾向于安装LED警示柱、防撞桶和反光立柱等形式,LED黄色警示灯最受欢迎。

  对司机们的感受,市人大代表余国强代表深以为然。7年前,因为吴中路500号门前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缺失,导致事故不断,他开始关注申城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的科学设置。7年来,他不但拍摄了数百张由于反光标识缺位导致目不忍睹的事故“现场照片”,而且,每一次出国他也不忘留意拍下当地的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打算借鉴一下他山之石。让他最满意的一张“他山之石”是这样的:一根警示柱上,上下两只LED灯,晚间交替闪烁,柔和的黄色光线,醒目却不刺目。

  那么,上海的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该是什么样?“总之,要好用,也要好看,要配得上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余国强不是一个很善于表达的人,每次说起反光标识,他都要这么“总而言之”。

  “针对余代表提出的警示标识要美观、牢固、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要求,市路政局试点后对新型警示标识开展调研,高度、外型、可视度和牢固度都做了优化,推出了新型LED黄色警示灯和LEC警示柱,现已试点运用。”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说,专家论证表明,这两种警示标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样式新颖、强度高、效果好,既符合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又能起到警示引导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没有国家标准

   上海标准“先行先试

  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究竟该什么样?国家标准,尚无。但反光标识有没有,设置得科学不科学,却事关开车人的安全和他们家庭的福祉。“在调查了吴中路500号隔离带反光标识缺失造成事故频发后,我连续提出代表,请职能部门梳理排摸全市的马路隔离带反光标识设置情况。”去年年底,在代表建议督办会上,余国强向在座的市交通委负责人、市公安局负责人用PPT展示了他的最新调查——全市各个路段马路隔离带被撞事故现场照片。

  当时,来自市交通委的信息显示,几年来市公安局和原市建交委先后在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等中心城区道路部分中央隔离护栏端头增设了红白防撞柱、反光警示柱、自发光警示柱子等反光标识。

  “目前,国家还没有马路隔离带端头设置反光标识的规定,有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也没有反光标识设置的具体要求;所以,本市各区在推进中央隔离带增设反光标识的工作,还不平衡。”市交通委副主任戴晓坚在当时的督办会上说。

  国家大法没有规定,道路设计规范没有具体要求,但这并不妨碍上海可以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先行先试”。“小小的反光标识,涉及到全市交通安全,希望职能部门拿出一个‘时间表’,希望隔离带反光标识也能成为上海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闪光点’,成为全国的榜样。”市人大代表、上海政法学院副院长胡继灵说。

  那么,反光标识如何设置,才管用?先试点看看。去年,市交通委协调闵行区在莘松路、七莘路等11条主要道路开展中央隔离护栏端头增设发光标识的试点,并做了优化调整,针对车辆转弯容易撞坏反光标识的问题,将路口端头的反光标识向内移了10米左右,既保护了反光标识设施,又降低了交通事故。

  同时,针对吴中路、古北路路口交通事故频发,闵行区道路管理部门、区交警部门现场调研发现,大型车辆调头困难,是诱发事故和造成拥堵的重要因素,为此拆除了隔离带,并安装了与地面持平的反光标识,为驾驶员提供相对宽阔的视角,有效防止事故发生,提高通畅率。

  “今年以来,市交通委向各级道路管理部门正式下发通知,打响了本市开展道路隔离带端部警示标识整治的发令枪。市路政局同步配套出台了警示标识设置指导意见、主要道路设置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范本市道路警示标识设置。”孙建平说,本市还将结合道路周边交通、照明设施、区域特点,对警示标识开展技术研究,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升级,完善警示标识设置的规范标准。

   伤亡同比下降6%

   警示标识网格化管理

  的确,很多年里,在不同区域,隔离带反光标识的处境不平衡,在保障道路通行安全的技术辅助系统里,它似乎属于“边缘化”。“市交通委在承办代表建议初期,各个区县的认识和感受并不统一,我们就逐一对接。”孙建平说,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区县积极协作,目前已安装总量的55%,共685条道路,涉3314个道路路口,以红白警示杆、反光膜形式为主,部分道路设置LED警示柱和LED黄色警示灯。

  新增了道路隔离带标识,效果如何?市交警总队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路口伤亡事故286件,比去年同期下降6%。

  “市交通委已将警示标识纳入道路养护管理范畴,对区管道路的维护管养进行年度路政考评。”孙建平说,隔离带反光标识纳入网格化平台,还要健全问题发现机制、举报机制、处置机制,加强常态维护管理。

  目前,全市尚有716条道路、涉及2751个道路交叉口需要整治警示标识,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总量的70%,明年全部完成。“同时,还要选取中环快速路的典型位置提高警示标识设置标准,推广LED黄色警示灯,争取明年市管快速路高标准覆盖。”孙建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