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通史》即将在沪首发 填补我国纺织业七千多年发展通史的空白
中国纺织历史悠久,“男耕女织”,源远流长,那么是在什么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就开始纺纱织布?“纺织”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中国纺织”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时代变迁?不久,对于这一系列的疑问,读者可以从一本史论著作中找到最权威、最全面的回答。
4月24日,由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前后8年编纂完成的《中国纺织通史》将在沪首发。该书作为我国首部全面论述原始手工生产到当代动力机器生产的纺织业发展通史,完整、全面地研究、梳理了其在我国七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填补空白、惠及当代、传世久远,将对我国甚至世界纺织学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中国纺织通史》书影)
同一个文化理想,凝结着几代纺织人的智慧与心血
《中国纺织通史》编著团队“大咖”云集,由我国著名纺织史学家及教育家周启澄先生、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教授和东华大学包铭新教授共同担任主编,另有来自东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博物馆、江南大学等十多家不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国内外专家参与其中,纺织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中国唯一国家级云锦工艺美术大师“织造龙袍第一人”,致力于苗族传统服饰手工艺研究的日本独立学者等,他们无一不是纺织相关各领域中的行业翘楚。
(周启澄老先生)
谈到该书的著书源起,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蒋智威仍历历在目,他回忆起8年前的小故事。他们一行人前往周启澄教授家拜访,一进家门,还未等他开口,周老有些激动地说到,“我终于等到你们来找我了!”当时已88岁的周老眼中闪烁着欣喜与期冀。原来著一本纺织通史是周老许久以来的夙愿,而这也刚好与蒋社长的想法不谋而合。也许正是书与人之间的奇妙关系,书在等人,人也求一位书中“知己”,不同的人,却有同一个文化理想,《中国纺织通史》的编著就这样被列上了日程。
近日,记者也见到了今年已经96岁高龄的周老,老先生步子虽有些蹒跚,但精神矍铄,身子骨依旧硬朗,思维依旧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一样敏锐。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我国纺织生产源远流长,首创丝绸,风靡世界。先辈们开辟出联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当前我国的纺织规模与材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开始逐步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一部梳理我国纺织业发展的‘通史’,盛世修史,把纺织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记录整理出来,十分必要”,周老介绍说。
为了总结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原纺织工业部组织了有关专家、学者,周启澄和他的学生也陆续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从1977年开始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近代及当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先后出版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中国近代纺织史》和《当代中国的纺织工业》,这三部著作都是对我国纺织工业在某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分别探讨,内容上也各有侧重点。2005年,周老的学生赵丰教授主编的《中国丝绸通史》出版,也为《中国纺织通史》的发布提供了好的借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纺织通史》就是年轻一代的纺织、服装专业人员写作编写的,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具备深厚的纺织、服装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讲到这里周老顿了一下,他说:“我对纺织有着深深的感情,看到青年一代继承了我们的纺织事业,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百万文字,凝聚的是三代纺织人的辛勤汗水,为中国的纺织史研究做出了贡献,也为后辈学人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中国纺织通史》编写会现场)
从古到今,纺织“无处不在”
据该书的责任编辑张静博士介绍说,《中国纺织通史》时间跨度从远古时期到2010年,内容上囊括了科技、经济、文化、艺术和对外交流等各个领域,材料上涉及纤维、纱线、织物和服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现我国纺织业的起源、形成、发展、变革、丰富多彩的织品和服饰,以及以纺织产品为首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盛况。遵循传统通史体例,以历史时期为脉络,共6编,涵盖古代、近代以及现当代,采取编章节三级标题法进行编排。其中,4篇附录介绍了大花楼提花机与龙袍织、贵州舟溪苗族背扇制作工艺等专题。在编排体例上,《中国纺织通史》进行了创新与突破。
(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西凉红色绞缬绢)
“我国的纺织文化和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合,密不可分”,周启澄先生谈到。书中统计了东汉的《说文解字》关于纺织的汉字,其中“系”旁的字267个,带有“巾”旁的75个,“衣”旁的120多个等,都直接或间接和纺织有关,从侧面证明了纺织技术在封建社会前期已经大体成熟。他还举例子到:“现代意义和纺织无关的抽象名词也不少来源于纺织,‘分析’来源于纺麻,‘综合’‘组织’来源于织造,‘青出于蓝’来源于植物染色等等。”
书中在吸取相关史籍、论著、考古报告、出土实物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等重要资料的精华的基础上,不仅详细介绍了蚕丝抽缫、斜织机等一系列的古代纺织技术,并且对于现代不断扩展的纺织技术外延也有最新的记录,如“十一五”以来,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等生物质纤维原料的研发成功促进了抗菌、可降解的医用卫生材料的开发应用;东华大学研制的“半刚性电池基板玻璃纤维网格材料”研究成果在“天宫一号”上得到应用等。
“‘从无到有’是‘箭在弦上’的紧迫感”,蒋智威说这8年来时刻能感受到肩上的重担,从历史古都到现代都市,从漫漫边关到温婉江南,前后十几个城市都留下了出版团队成员的足迹。科技图书编辑工作者需要时刻保持严谨作风,认真把每一本书做好,无止境地追求完美和极致。
《中国纺织通史》于2012年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6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不计作者们数十年的积累,单从2010年启动编纂工作至今就耗时8年有余,共计200余万字,配有技术示意图、古籍剪影、文物照片等近千余张珍贵插图。
(敦煌莫高窟一三〇窟中的盛唐供养人像)
东华大学地处世界时尚之都上海,是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2017年,纺织科学与工程成功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获评A+,位列本一级学科前茅。作为学校下属出版社,一直以来,东华大学出版社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特点,把握以纺织、材料、设计等方面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思路,先后出版《明代宫廷服装色彩研究》《中西服饰史》《华夏纺织文明故事》,以及同为国家出版基金专著的《从古到今的中国服饰文明》等系列书籍,这也是东华出版社能够承担《中国纺织通史》编纂出版的前提。
出版人的匠人精神,首要强调的便是书籍所传递的人文情怀,增强社会效益,这也是东华大学出版社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出版社经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整理中华民族7000年纺织文明与文化的历史重任,在人力、财力、时间、质量上都作了认真的规划,从而保证了这一重大项目的顺利进行,这也是东华大学的责任担当。《中国纺织通史》的出版能惠及今后纺织和相关领域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纺织史学科的建设和年轻人才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远期作用,并进一步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处长王莳骏告诉记者,“该书的出版除了对其相关专业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外,从出版角度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秉承了上海出版的专业精神和优良传统,充分集聚优秀专家资源,数十年精心编辑打磨,求的是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出版精品。对它的正式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对作者和编辑团队为上海出版所做的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