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梁山伯”,天堂多了《十八相送》
越剧舞台上的“梁山伯”化蝶而去。昨天中午11时18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派创始人范瑞娟因病逝世,享年93岁。听说她病重,朋友学生都很挂念,每隔两三天都要通过范瑞娟身边的人确认一下范瑞娟的身体状况。遗憾的是没出正月,老人还是驾鹤西去。范瑞娟生前最为观众所熟悉的舞台形象莫过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自此,天堂多了一曲长亭惜别的《十八相送》。
戏里戏外她都是温柔敦厚的梁山伯
“范大姐为人憨厚、质朴!就好像她演的梁山伯一样!”得知范瑞娟去世的消息,80岁的著名越剧编剧、《范瑞娟表演艺术》的整理者吴兆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非常痛惜地说。
吴兆芬与范瑞娟的缘分不浅。吴兆芬还记得在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班求学时,范瑞娟的丈夫陈伯鸿正好担任吴兆芬的班主任。“那时候陈老师带我们到家里去开班委会,范大姐总是热情招待我们。”研究生毕业时,吴兆芬如愿进入上海越剧院成为编剧。吴兆芬与范瑞娟合作了小戏《十年树木》之后,吴兆芬创作的第一部大戏,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不准出生的人》,也是由范瑞娟主演。
《不准出生的人》讲述一对农奴爱侣扎西和央金历经苦难,勇敢反抗挣脱枷锁,最终获得解放的故事。该剧于1964年在瑞金剧场上演,引发观众的热烈反响。一连演出大半年,最热闹的时候一天连演三场,就连站票也售罄。“范大姐把西藏农奴小伙扎西刻画得非常真实,还记得当年我婆婆看到戏中扎西受迫害的场面,激动地站起来呵斥农奴主,我的公公赶紧把她拦下来,提醒她这是演戏,可见当时的观众看得有多入戏!”
听说范瑞娟去世的消息,吴兆芬拿出当年为范瑞娟整理的《范瑞娟表演艺术》一书,边翻边回忆有关范瑞娟的种种往事。书中有篇题为《我当了半年农奴》的文章,是谈范瑞娟在《不准出生的人》中人物塑造的体会。吴兆芬告诉记者,传统越剧过去主要表现的是才子佳人,范瑞娟当年为了在现代戏《不准出生的人》中演绎好扎西这个饱受压迫的角色,不得不长时间驼着背,高强度的演出让范瑞娟的腰都直不起来,但是,角色却得到观众的喜爱,让她情有独钟。吴兆芬说,“一直到前几年去医院看望范大姐,她还念叨着想要恢复这出戏。”
而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范瑞娟演绎的梁山伯。吴兆芬介绍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山伯临终》一出中,梁山伯在病榻上接到英台托梁母带来的书信和青丝。范瑞娟反复琢磨如何恰当地表现悲恸的心情。她与琴师周宝财合作,在传统“六字调”的基础上,吸收京剧“反二黄”,首创越剧的“弦下调”,以字行腔,以腔传情,充分展现梁山伯百感交集的心情,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范瑞娟常说:“越剧是个年轻的剧种,需要博采众长,吸收各个剧种的特点,融会贯通。”所以闲暇之余,范瑞娟不仅召集学生一起去看戏,从京剧、昆曲、川剧、话剧等各种艺术中获取灵感。自己还坚持每天读报,凡是有好的人物采访、历史掌故,她都会剪下来收集好。在她看来,对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注,都会对日后舞台上有所帮助。
没有架子,她甘为学生做“替身”
范瑞娟的学生、上海越剧院一级演员章瑞虹刚从匈牙利演出回来,就听到老师去世的噩耗。一时难以接受,有些语无伦次,章瑞虹告诉本报记者,“5年前老师曾有一次生命危险,她很坚强地挺过来了,没想到这一次终究没能熬过去。”
章瑞虹对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她来说,范瑞娟不只是师父,也是伯乐。早年,她正是被老师慧眼相中,从浙江的一个越剧团引进到上海,有了更广阔的表演平台。不过,初到上海越剧院时,章瑞虹还不是十分习惯。还记得1985年,章瑞虹甚至还不会唱整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但是已有了拍摄电视剧版的机会———范瑞娟、章瑞虹师徒二人各拍一套剧集。距离开拍还不到一个月,范瑞娟一边自己摸索不同于舞台的电视表演,一边还要手把手教章瑞虹学戏。
那时,章瑞虹住进了范瑞娟家里,两张床拼一起,师徒两人并排睡。如此一来,两人拉近了距离。有时候关灯睡下,要是想起哪些表演细节需要嘱咐,范瑞娟也会起身开灯,坐起身和徒弟夜聊。章瑞虹回忆:“学完一天的戏,睡在床上时,要把白天学到的东西,像放电影似的过一遍,这样比闷头学的印象更深。”现在看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却让初出茅庐的章瑞虹颇为受用,如今她也收了学生,就把老师的这套学习方法传承下去。范瑞娟在教学中不止是传授一招一式,也把自己当年演戏时候遇到的各种状况和问题,一并与学生分享。章瑞虹说:“老师虽然要求严格,但也告诫我们,不要一味死学,而是要变为自己的东西,尤其是要在舞台上感受观众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表演。”
更让章瑞虹至今难忘的是,拍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期间,有一天需要拍摄一个梁山伯背身的镜头,可自己身体状况不好,正在床上焦虑着,没想到范瑞娟来了,劝她安心休息,自己亲自上场,为徒弟做了一回“替身”。回忆至此,章瑞虹哽咽道:“老师把一生的爱留给了越剧,也留给了我们。”
相关链接
范瑞娟出生于1924年1月6日,1935年入了龙凤舞台科班学戏,工小生行当。1938年春节前,她随姚水娟、邢竹琴等所在的越升舞台到上海演出。1941年夏初在汇泉楼的一场演出,竺素娥生病缺席,范瑞娟毛遂自荐,这一次救场让她一炮而红,由此成为头肩小生。
1945年1月29日,她在九星大戏院与袁雪芬首次合演《梁祝哀史》。《梁山伯与祝英台》于1953年搬上大银幕,由桑弧、黄沙导演,旋即红遍大江南北。两年后,影片又作为1949年后首部在法国公映的中国影片,在巴黎明星电影院放映。
作为越剧大家,范瑞娟一生演过一百多出剧目,她的戏路很宽,既能演梁山伯、焦仲卿的俊雅书生,也能演出文天祥、李秀成这样忠臣良将的铮铮铁骨。而在《祥林嫂》《不准出生的人》这样的现代戏里,她也能把底层人民塑造得真实生动。
而由范瑞娟创立的范派唱腔,则吸收了京剧马连良、高庆奎等名家的唱腔音调和润腔处理,其音调宽厚响亮、咬字坚实稳重、行腔迂回流畅,以朴素大方、旋律多变、阳刚之美为特色。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