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记忆笔下重生 连环画家桑麟康和他的《大世界》

28.12.2016  16:42

  

  连环画《大世界》作者桑麟康向记者讲述当时创作中的点点滴滴。

  

  说起为什么会接下《大世界》的剧本,桑麟康说因为“很感兴趣”,作为一代上海人的记忆,他也没例外的是大世界的常客。

  

  连环画《大世界》作者桑麟康年近六旬,19岁开始出版连环画的他已经画了将近半个世纪。

  

  连环画《大世界》画作原稿。

      >>>大世界28号试运营明年3月正式开放 致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

  东方网记者毛丽君、曹磊12月28日报道:华灯初上,十二根圆柱支撑起的多层六角尖塔慢慢缀上各色霓虹;鼓点哒哒,大京班铿锵的唱腔和着环形走道上四起的喝彩声拉开大上海的幕帘……“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经过13年的等待,大世界再次开门迎客,一个世纪的起伏,也随着大门的重开再次回到世人眼前。桑麟康说自己一定会再去看看,不仅因为这里留着他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更因为这里“那么熟”,熟得连哪根柱子上有什么痕迹,哪个转角飘着什么香味都无数次在梦中出现过,随着大世界大门的再次打开,那些黑白连环画中的人物也一点点鲜活起来,仿佛在生命中真实存在过一般,绘声绘色地演绎着故事里的人生。

  因画结缘,接手只因感兴趣

  “沈寂先生的《大世界》在外面流浪了两年,又回到了原点。”连环画《大世界》作者桑麟康年近六旬,19岁开始出版连环画的他已经画了将近半个世纪,在业内前辈的引荐下,他遇到了沈寂,遇到了《大世界》。

  说起为什么会接下《大世界》的剧本,桑麟康说因为“很感兴趣”,作为一代上海人的记忆,他也没例外的是大世界的常客。“小时候我父亲在外地工作,每年回到上海,都会带我去大世界游玩,门票两毛五分,一玩就是一整天。”时隔四五十年,大世界热闹喧哗的场面还让他记忆深刻,“现在看来,大世界的设计理念很超前,四周的走道围着舞台,任何一扇窗户都能看到中心舞台的表演。

  从剧本“狂轰滥炸”般的完善到老城区、影视基地的走访,从照片、档案等资料的搜集到提笔开画,《大世界》整个故事慢慢在桑麟康的脑海中成型,一个个人物形象慢慢鲜活起来,220幅图画,提笔就是10个月。

  2014年8月,桑麟康连环画作品《大世界》亮相上海书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代上海人的记忆在小小的连环画里被唤醒。

  220幅图画,每一张都很难

  回想起整个创作的过程,桑麟康说“每一张都很难”。沈老先生改编的连环画脚本共160幅图画,从专业图片语言表达的角度,桑麟康在保留原脚本框架、故事大纲的前提下,对剧本进行了重新设计,要丰富故事背后的故事,每一个细节考验的都是作者的人生阅历,最终定稿220幅图画和扉页中48个出场人物秀像。

  “接下剧本后,在沈老先生的陪同下,我们去了一趟大世界,当时已经关门整修多年,里面不复当年的繁华,有些萧条,老先生感慨万千,在这里给我们讲述了整个故事。”在沈寂的故事里,有大京班的唱腔,有各地美食的香味,有人物的种种纠葛……而这一切深深打动了桑麟康,为了贴合故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背景,他尽力考量每一个细节,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人物衣着,甚至那个年代的每一幅广告,都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着沈老先生脑海中的记忆。

  桑麟康的画里,一根竹竿、一个窗户的朝向、一个字体、一个楼道的衔接、一个路名、一个人的活动范围都饱含“心机”,故事前后埋下的伏笔,只有用心细看才能参透一二,而这一切在他的口中如数家珍,每一张都很难,是因为每一张里藏着许多小故事,静待读者细细品味。

  当然,也有“画晕了”的时候。“有时候都画蒙了,一幅画明明都已经画完了,我却还在机械地画着,很久之后突然醒过来看看,原本没过脚面的大雪,我硬生生给人画出脚来了。”这些画画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被桑麟康当成小故事写在了原稿边,成了《大世界》里的另一个故事。

  大世界重开,故事未完待续

  2016年5月16日,《大世界》故事作者沈寂去世,享年92岁,他最终没能等到大世界的重开。而随着这个“故事大王”的离世,《大世界》的故事也暂时停留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成了桑麟康的一大遗憾。

  “本来跟老先生约好的,他会把《大世界》的故事继续写下去,而我也会继续画下去。”桑麟康说,沈老先生甚至已经构思好了故事的大纲,“筱玉楼(男主)逃离大世界后一路流浪到北京,在天桥卖艺,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但他始终未忘父仇,等他学成回到上海,抗战开始了,大世界成了收容难民的场所,这让他动了恻隐之心,暂时停下了复仇的脚步,而新的故事就在这个聚集了各色难民的大世界里开始。

  不是没想过自己创作,但桑麟康坦言写作和画画不一样,写作需要太多的历史资料沉淀,他暂时没有考虑续写《大世界》的故事。桑麟康说,他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近几年随着资料的日益丰富,画作里的细节还能做到更好。

  大世界重开迎客,桑麟康说他一定会去,肯定会去。如果你凑巧带着他的《大世界》走进大世界,他希望他笔下的大世界,能在你眼前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