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这份苦活 沪上城里娃扛得起
原标题:远洋渔业这份苦活,城里娃扛得起
图片说明:叶圣杰(左)在渔船上和船员一起展示捕获的黑枪鱼。(屈琳琳供图)
对于海上捕鱼的艰辛,很多人是通过阅读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知晓一二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远洋渔业素有“最辛苦最危险工作”之称,本土行业人才短缺的困境,正日益凸显:城市里的孩子,谁能扛得下这份苦活,谁愿意成天在海上漂?!
为补上我国远洋渔业专业人才匮乏的短板,上海海洋大学5年前成立远洋渔业学院,以校企多方协同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新路。记者日前从海洋大学获悉,远洋渔业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已逾百人,其中37人实现了专业对口——进入远洋渔业企业出任“接班人”。
为远洋渔业输送新鲜血液,看来有戏了!
设每年80万元专项奖学金吸引人才
几乎每次远洋渔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会上,行业人才困境都会引发好一阵议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远洋渔业学院副院长陈新军随口就能报上一串数字,作为例证。目前,全国远洋渔船总量2600多艘,需要专业职务船员上万人;100多个海外渔业基地经营人员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毕业的本科生为主,后继乏人;按国际区域性渔业组织的履约要求,每年需派遣经过专业培训的国际渔业观察员100人以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成远洋渔业人才匮乏的原因有多种。首先,远洋渔业是关联度极高的行业,涉及捕捞、资源、加工、管理、经营等学科,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现代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的要求。此外,高昂的人才培养成本,也让高校为难。
为解决远洋渔业的人才培养问题,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学院成立后,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出资,以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组成的理事会协同管理。
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学院还从经济资助、升学、就业等方面发力,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设立每年80万元的专项奖学金,且让在籍学生享受每年12500元的专业奖学金。此外,学院在毕业前一学年度,会选拔10名学生免试直升渔业领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作为签约公司在职研究生进行培养。
城市长大的孩子,适应了工作15小时的海上生活标配
面对远洋渔业专业人才的多层次需求,远洋渔业学院开始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目前开设有一年制职业技能培训、三年制专科、“2+2”本科以及“2+1”专业学位硕士项目。
2014年7月,叶圣杰从上海海洋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水产集团下属的一家企业工作。在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船金汇9轮上作业,主要捕捞尖鱼和黄鳍金枪鱼——这位从大三开始就向往着出海的年轻人,终于实现了对口就业。
“我家在浙江江山,是城市长大的,从小到大也没干过什么活,但一上船,船长就要求我们去搬盐巴。”叶圣杰坦言,刚上船的三四个月太难熬了。船舱中冰冻鱼的盐巴水,用的盐巴原来是船员们一包包从陆地上搬到船上的。“一包盐大约重50公斤,第一次上船,就和船友们没停歇地搬了六七个小时,当时感觉腰都要断了。”慢慢地,叶圣杰开始适应远洋船上的生活:凌晨3点准时起床准备下网捞鱼,直到傍晚6点日落西山,15个小时工作时间,这是海上生活的标配!
他最初担任渔船上的见习报务员,转调到金汇1号轮后,可以独立承担船只进港、报关,翻译,海上加油,发送作业报表,船上物资采购和捕给,物资台账的消耗登记等各项工作。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身体素质,叶圣杰得到了用人企业的一致好评。2016年5月底,在结束一年多海上一线工作后,他又回到学校,继续完成远洋渔业专业的研究生学业。
据了解,远洋渔业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采取“2+1”模式,主要是培养远洋渔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的人才。学生在读专业学位研究生期间,须根据企业生产一线的需求,进行为期2年的海上生产实践,并用1年时间在学校完成相关课程和毕业论文。
定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行业企业输送新鲜血液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海洋大学远洋渔业学院已招收7届学生,共计104人,其中有31人免试直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该学院的学生,全部到企业进行为期2年的海上实践工作,实践岗位则包括船上“信息员”“管事”“翻译”“渔捞长”“二副”“大副”,以及公司驻外基地的“部门经理助理”“技术员”等。这种定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远洋渔业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同时,在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的支持下,远洋渔业学院已培养并派遣了27名国际渔业观察员,代表国家履行国际渔业的生产作业监督、资源调查等工作,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海域,海上工作时间一般为4至7个月。
陈新军说,未来几年,我国需要一批现代远洋渔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及上千艘远洋渔船的职务船员和远洋渔业国际观察员,也需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外语、懂法律、懂经营、懂实践的海外远洋渔业基地的管理与经营人才。“远洋渔业人才培养的任务很重,我们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