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近郊有机农场悄然兴起:价格偏高导致接受度有限

01.10.2015  08:33

  如今周末的上海,赶集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新流行。从浦东的联洋社、嘉里中心,到浦西的田子坊、丽园路,诸如上海农好农夫市集的有机市集零零散散,规模不大,但却总吸引着一群对食物与自然的关联有着特别追求的主妇与煮父。这还没完,不少人并不满足于提着篮子在市集里买几颗品相并不完美的菠菜或萝卜回家,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驱车前往上海周边,一头扎进农场——当一回有机农场主成为健康生活的一种新时髦。

  前些年,当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放至显著位置,国内与农业相关或者不相关的纷纷相中有机农业这片处女地。一片创业浪潮里,武汉有个大学生的点子属于大胆中的大胆。小伙子魏晓明两年前在湖北开出了一家有机“田间超市”:温室大棚变“货架”,挂在藤蔓上的瓜果蔬菜变“商品”,田埂筑成水泥通道,游客推着购物车穿行其中,既可观赏又可采摘,最后到出口处“收银”。

  行业有句话说,做有机的都是“疯子”。当然,魏晓明还不是最著名的疯子。远在英伦三岛,王子查尔斯从1986年就开始建设他的有机农场公爵家庭农场。他用收集来的雨水灌溉土地,装上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暖气,种上一排排芦苇形成有机的排污系统,查尔斯在他的有机农场经营十年,并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20多年过去了,英国的有机耕作面积增加100多倍,欧盟也大幅推广和补贴有机农业,查尔斯的公爵家庭农场则成为有机农业的典范。

  在国内有机行业发展10年,更多业内人的感觉是,混沌的有机市场,从业者大得多需要凭着良心做事。

  有数据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000多家企业做有机基地,而可供有机生产的土壤总面积2000万公顷。在上海近郊的崇明岛、松江,以及周边近郊比如昆山等地,已有不少有机农场悄然兴起,他们的主人有退伍军人、科研人员,也有银行高管、企业白领,不同于普通的农家乐,这些有机农场以会员制的形式给会员家庭和酒店等定期送蔬菜,满足日常运转。

  对城市人来说,更有意思的是亲自视察这块地。想象一下,在农场张罗一次火锅,萝卜、西红柿、冬瓜、菠菜是少不了的火锅蔬菜,而这些都是刚刚从地里摘下来的,少了物流运输冷冻的各种保存环节。

  当然,有机农场的发展还是艰难的。成本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大家不喜欢品相不好的菜品,于是许多需要剥掉,留下的很少,这是造成有机蔬菜价格偏高的原因之一。”一个有机农场主这样告诉记者。

  价格偏高,导致接受度有限。

  其次,不信任是另一个软肋,很多人不相信有机蔬菜真的不打农药,真的是“人肉驱虫”,追求自然的代价一定是不可预期的损耗。也因为这种不信任,导致人们对有机的接受度还在培养中。在业内看来,为了市场名声的维护,消费者的有力监督是必须的。比如,在台湾,拥有四万多个家庭会员的“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是有效的监督团体。主妇联盟社员为了让家人吃得好,一直寻找他们认为安全的食材,其中60%-70%是有机食品,由社员亲自到农场检验、挑选,合格者方购入,这样的检验至少半年一次。

  不管怎样,一群执着的自然农法实践者已经上路。他们将稻鸭耕作等富有中国智慧的农业实践重新引入土地,一度引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外国媒体蹲点来上海采访报道。这显然是见惯了外国机械化、规模化的外国农场主所不能理解的,也算是特新鲜事,中国人正以自己的方式拥抱自然,亲近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