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棚改社区见闻

21.07.2014  19:10

    新华网沈阳9月24日电(记者石庆伟、陈炜伟、罗争光)“一边是高楼大厦灯火通明,一边是低矮棚户房黑暗破败,每次走在回家的路上,都感觉喘不上气来。”抚顺老棚户罗存颖回忆起棚改前后的不同心情,非常感慨:“自打搬进了新房,腰板挺起来了,精神头上来了,生活有了奔头儿……

    棚改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更是让老棚户们振奋了精神,点燃了梦想。

    棚改终结“无望社区

    抚顺市望花区北厚社区党总支书记白艳杰对记者说,2005年3月,这里还是一片棚户区时,上级部门来审核棚改规划、落实贷款事宜,居民们围在规划宣传板前,看着领导们指指点点,不但没高兴,还七嘴八舌:别编了、别整事了,哪辈子能盖起新楼……

    当时,棚户区里吃水难、走路难、如厕难……是普遍现象,而住在这里的群众多是低收入者,社区治安状况也不好,打架斗殴、小偷小摸、酗酒闹事等经常发生。

    为改变这一状况,2004年底,辽宁省以“砸锅卖铁也要搞好棚改”的决心,全面拉开了连片棚户区集中改造。几十年的棚户房拆除了,一排排崭新的住宅楼矗立起来。抚顺、铁岭、阜新等地的棚户区还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回迁上楼的棚改奇迹。几年下来,辽宁已累计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4402万平方米,70.6万户、211万人告别脏乱差的棚户房,搬进了亮堂堂的新楼房。

    看着棚改小区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老棚户们都很兴奋,许多人按捺不住,在还没来得及铺设的泥地上扭起秧歌,打起锣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些老棚户仍忍不住喜极而泣地说,棚改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梦想银行”铸就“道德富翁

    从绝望到希望,棚改给老棚户们带来了的新生活。一些社区因势利导,通过打造“梦想银行”、评选“道德富翁”等创新管理,激励老棚户们以向上的道德力量和创业精神,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抚顺市望花区北厚社区安置棚改居民3000多户、1万多人。在社区办公楼的楼道上,一幅幅“道德富翁”的巨幅彩照吸引了记者:

    “董秀娟——她热心助人,正直善良,长年照顾体弱多病的独居老人,作为社区舞蹈队骨干,义务教邻居们跳舞……

    “张家宝——他是社区清扫员,无论烈日酷暑还是漫天风雪,始终战斗在卫生清扫第一线,还主动帮空巢老人收拾屋子、购买米面油盐……

    虽然都是平凡小事,却立起一座座道德丰碑。白艳杰告诉记者:“社区曾在2009年成立了‘党员道德银行’,党员中凡有扶贫帮困、乐于奉献等好人好事的,就记录在储蓄卡中,定期宣传表扬,并可凭借储蓄分值,获得社区服务和回报;今年7月,这一活动推广到全体社区居民,引起强烈反响。

    告别了棚户房,老棚户们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不愁吃、不愁住,应该为社区多做点好事!”“道德富翁”杨桂珍说。左邻右舍信任 这位好人,外出时总是将钥匙放在她家保管,让她帮助照看水电。居民董晓辉每天上午会到社区日间照料站,坚持义务照料一位90多岁的孤寡老人,陪老人聊天。

    “‘道德银行’其实就是‘梦想银行’,居民们深知,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实现梦想!”白艳杰说,社区通过这一方式鼓励居民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如今在道德银行有“存款”的居民已达1500多人,诞生了20多个“道德富翁”,邻里互助、助人为乐在社区蔚然成风。

    爱心和创业撑起精神新家园

    今非昔比,棚改新区给老棚户们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辽宁省社科院、省委党校有关专家认为,棚改缩小了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住房差距和生 活差距,调整了社会分配结构,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和谐。最关键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从原来被动地受救助到积极创业,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都增强了。

    记者在铁岭市龙翔花园棚改小区采访,只见几十栋高层建筑错落分布,与当地高档商品房不分伯仲。这是当地民营企业绩益房地产公司以“政府主 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的棚改小区,公司总经理杨文义告诉记者:“现在,老棚户们虽然经济上还有困难,但入住新楼后,他们的自卑感、依赖感小了,社会责 任感明显增强!

    据杨文义介绍,任淑清一家3口原来住在30多平方米的棚户房内,棚改中的2008年5月,她得知汶川地震后,拿出辛苦积攒的上楼钱,买来20套棉被捐给灾区,公司被这一义举感动,除了兑现“拆一还一”政策外,还减免了部分面积款帮助他们乔迁。

    为了让棚改居民住得稳、住得好,辽宁省在棚改中大力实施“就业促安居”工程,创造了包括公益岗位在内的各类就业岗位9万多个,解决了2万多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回迁居民也在各级政府帮助下,创办小超市、小饭店、家政服务企业等,实践创业梦想。

    有房住,能挣钱,棚改小区居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起来。抚顺古城子社区79岁的老棚户吴金岐每年端午节都要包上100斤粽子,送给社区里的困难户,还积极参加社区曲艺队,四处宣传棚改新生活。去年7月1日,老人光荣入党,成为社区里年龄最大的中共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