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园园长胡永红:工作成绩都是我们团队的
“别突出我,别突出我。”还未坐定,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就连忙摆手,“工作成绩,都是我们团队的。”这位植物专家精力过人,对自己团队成员爱护备至。目前,以胡永红命名的辰山植物园劳模创新工作室,汇集了20多位年轻的植物人才,“一加一群”的效应正在显现。
牡丹“炼油”的科研高地
这些天正是牡丹花盛开之时,胡永红比平时更忙碌了。他不是去赏花,而是在准备“炼油”。
在多数人眼里,牡丹是国色天香的传统名花,很少有人知道,牡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和α—亚麻酸含量高,在改善人的健康和智力方面十分有益。2011年,国家把牡丹籽油列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成为国家一种战略资源。“辰山的科研定位要求我们迅速、更合理地优化调整科研方向,更加契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胡永红说。
“牡丹籽油产业前景非常大,但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胡永红说,这方面其它作物曾有过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推广油茶种植,但苦于没有优株,单位产出比低,油茶产业走了将近30年的弯路,直到上世纪80年代培育出优株,才形成规模效应。“牡丹不能走这样的老路,一开始就要把技术路线设定好。”
从2012年开始,胡永红带领他的团队,以劳模工作室为依托,汇聚了一批相关领域的博士、博士后,在市科委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启动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以期更深层次了解牡丹的进化、发育以及油脂代谢的路径;另一方面,与传统牡丹栽培地的合作,培育出一批种子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牡丹单株,为油用牡丹产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每个园艺师都要成专家
除了科研上的“高精尖”,辰山植物园还非常“高洋上”。英国邱园等世界知名植物园都是辰山的“座上宾”和“海外站”。在胡永红的牵线下,辰山的园艺师“漂洋过海”,到海外植物园交流,学习各类植物的栽植、养护、配置展示技术。这些园艺师,被胡永红亲切地叫作“小幼苗”。
每个“小幼苗”进来,胡永红都会要求他选一种植物作为自己的专业,每天写工作日志,日积月累,成为这一门类的专家,最终“一摸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如此,不仅优秀的园艺师出国培训时有了底气,辰山本身也成了海外植物园的目光焦点。
目前,辰山植物园保存植物1.2万种,成为了华东地区野生植物资源核心保育基地。“小幼苗”园艺师们,已经成了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的基础力量。他们不断地摸索实验,让更多的植物繁育后代、重返自然。
工作室不是个简单牌子
最让胡永红上心的,还是植物的科普。“植物不像动物,它不会动,就没那么吸引人,特别没那么吸引小朋友。”他说,“但植物园要科普大众、后继有人,都得从儿童、青少年抓起。”
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胡永红下大力气组建了一支年轻的科普团队,他们变着法儿地让植物变得有意思。比如,怎样让安静的植物“开口说话”?年轻人们用了最时髦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跳出了相关的文字介绍、多角度图片和视频短片。再如,小朋友们立不定坐不定,常规的科普讲解吸引不了他们,怎么办?年轻人们又做出了“树屋”,小朋友可以在里面“探险”,40分钟后,跑累了,兴趣也来了,正好坐下来静静听一堂植物课。
“植物的生长需要十年,但一个植物园的发展,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胡永红对辰山年轻人也像植物一样精心培育。“劳模工作室不是一个简单的牌子,而是对年轻人理念、态度和行动上的影响。”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继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创新,这正是一个劳模能为社会作出的最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