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大学生打造"软猬甲" 百元一件防刺服达美国一级标准
据《劳动报》报道,马飞飞将自己公司生产的新型防刺服比作“软猬甲”。在武侠小说中,身着“软猬甲”的侠客能刀枪不入。现如今,马飞飞带领的这支上海大学生创业团队———上海圣甲安全防护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圣甲)所生产的系列防刺服,让这种遥远武侠世界中的“神器”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尤其受到出租车司机、私人保镖等高危行业人群欢迎,并远销海外。“软猬甲”穿越时空来到现代替人挡刀,靠的是自主研发仅两毫米厚的高分子树脂复合材料。也正是凭借其领先的核心技术,这家平均年龄约28岁的创业团队正在安全防护行业里上演着后来者居上的奇迹。
百元一件防刺服达美国一级标准
在上海圣甲的样品展示间里,笔者看到了各种款式新型防刺服,有马甲、夹克、背心、冲锋衣,还有样式时髦的西服外套。
马飞飞随手拿起一件,递到笔者手中。无论感官上还是重量或柔软度,都与日常衣服无太大差别。而这些看似普通的衣服能抵挡24焦耳能量的冲击,并且能在关键时刻保命。
马飞飞随后拿起一把锋利的军刀向这件衣服用力地砍了几下,随后又用力刺了几下。几次砍刺动作划开了布质面料,却没能穿透衣服。透过划开的面料,记者看到了这件防刺服的核“芯”———一片片圆形的仅有几毫米厚的高分子树脂复合材料。由其构成的屏障,保证了穿着者的生命安全。
马飞飞又拿出了两套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两套防刺服,一套是国内生产的,以金属插板为主要防护材料的防刺服;另外一套是由美国生产的,以芳纶、高强高模聚乙烯等为防护材料的防刺服。对比同样三款防刺服,可以很直观感受到金属插板防刺服厚重不能折叠;美国产的高性能织物防护层重量和柔软度上比金属插板的要优,但透气性能差,穿着体验不佳。
据介绍,国产的价格几百元一件,美国的要一两千元一件。而由上海圣甲生产的防刺服,较传统同类产品重量减轻约20%,厚度降低约30%,灵活透气性也有极大改善。其安全防护性能达到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最新标准《GA68-2008》的各项指标要求,而且能够达到美国高能量水平防护等级一级。此外,目前由其生产的系列产品中,最贵的西装款式仅需一千余元,大部分产品定价在300-800元之间。
1500次实验锻造“软猬甲”
依托价格和性能上的优势,上海圣甲迅速进入市场,与占有80%市场的国企、央企、洋企正面交锋,期待上演蚍蜉撼树的奇迹。给他们底气的是一片片高分子聚合材料,其灵感来自“鱼鳞”。
马飞飞早在在东华大学读研期间,就将注意力放在了防护材料之上。他发现,市面上的防刺防砍服产品较少,要么采用笨重的金属插片,穿着性能较差;要么采用高性能纤维,价格让人望而却步。有没有一种性价比更高材料,可以做到既穿得舒适、又价格亲民呢?
为了找到合适材料,马飞飞查阅了110多篇文献,筛选出50多种材料。在一个多月测试期内,马飞飞每天在实验室,一共做了1500多次测试分析。所有的材料都做过实验了,均不理想,就在他感叹自己“毕不了业”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鱼和穿山甲身上的鳞片结构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每片很薄的鱼鳞,叠加在一起的时候,能形成坚固的盔甲,保护鱼和穿山甲的肌体,同时又不失灵活性。以此为方向,最终,马飞飞和团队在东华大学实验室内研制出了新一代柔性高分子树脂复合材料。一款价廉物美的“软猬甲”穿越时空,出现在了东华大学实验室里。
创新俱乐部种下创业梦
研发出性能优异的材料,马飞飞心中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毕业了”,当初他并没有立即将其推向市场的想法。
新型材料研发成功后,马飞飞参加了学校的创业比赛和系列培训。随后,在由东华大学提供的创新创业精英俱乐部高级研修班、KAB创业俱乐部等实践锻炼的潜移默化中,一颗渴望创业的种子渐渐在心里植根。为此,他推掉了一份高薪offer。
一年后,马飞飞顺利完成柔性防刺材料方面的毕业论文。2014年夏天,马飞飞得到了20万元上海市科创基金的无息贷款,加上通过合伙人制度自筹的15万元以及父母给予的支持经费开始了正式创业之路,以注册资本100万元联合创办了上海圣甲安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但是,从实验室走向商场,马飞飞团队还是在身份转型中遇到了挫折,市场知名度打不开,团队经营又面临经验不足的缺陷。这时,马飞飞和团队总结教训,从以“技术”为主导,调整为以“切市场痛点”为主导。针对市场对于防刺服应用场景的新需求。他与团体在今年开发出了一款样式新颖、时髦的西装防刺服,方便用于一些高档场所。
几次展会过后,多家同行前来洽谈合作。如今,上海圣甲内销、出口、线上三条销售渠道并举,实现了销量飞跃。
扭亏为赢的上海圣甲也实现了规模扩大。这支20人的队伍下一步还是围绕“销售”做文章,并筹备进一步拓展市场。今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50万元,明年争取翻一番,三年后希望能做到1000万元-2000万元。”马飞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