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脚步不息 普陀桃浦科技智慧城建设进行时
08.03.2017 21:41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回首过往,在这片热土上,转型的脚步从未停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中流击楫、革故鼎新的历史画卷,更是一段段攻坚克难、奋勇拼搏的光辉岁月。
风雨兼程,历史积淀,这里,为我们的改革时代书写下了探索奋进、创新发展的桃浦传奇。
探索:前进道路上,转型脚步从未停歇
坐落在祁连山路127号英雄金笔厂外观古朴而沉静。虽没有被列入任何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但此处已经启动了11栋苏联式建筑保护性开发,将建设新老建筑交互融合的多元化厂房特色休闲街区。
走入一座有些陈旧的老厂房,是桃浦科技智慧城规划展示新馆。在这里,可以回望“旧桃浦”的历史,展望“新桃浦”的未来。展馆内大量的历史资料,再现了这片曾经创造辉煌的沃土,这里曾是民族企业的摇篮,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见证。
英雄金笔、上海胶管、麝香保心丸、牡丹牌油墨、飞虎牌油漆、钻石牌香料……1954年起,上海第一批化工工业区建设规划选址之一在桃浦,随着桃浦工业区的兴建,一个个享誉全国的自主品牌相继在这里诞生。到了上世纪80年代,桃浦工业区达到繁盛时期。
“当时的英雄金笔厂有笔尖车间、钢零车间、成一车间、成二车间、机工组和压缩车间6大车间,每天如火如荼地生产着赶超派克的国民钢笔。”当了37年笔尖车间主任的沈国铭回忆道。
90年代初,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划,和田地区的部分化工企业也迁入桃浦。桃浦渐渐形成以化学医药工业为特色的新工业区。
三十余年的工业建设成就了桃浦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也使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桃浦地区的污染治理成为各级政府力图破解的一道难题——
1987年,治理桃浦地区“三废”污染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市计委、市经委提出了把桃浦工业区逐步改造成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为整治工业重污染历史沉疴,十年综合治理,十年艰苦奋战。期间,共实施了清浊分流、集中供热、废水治理、农民动迁等42个整治项目,大气监测和管理工作启动,相关文件也相继出台。1997年,桃浦镇组建了上海金环工业有限公司,坚持“化市属存量为地方增量,以标准厂房、工业小区建设为主”,拉开了重组桃浦工业区的序幕。
桃浦终于在1997年12月实现污染摘帽,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
随后,通过“改造一批、改组一批、新建一批、搬迁一批”等措施,桃浦工业区拉开了转型发展的大幕。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培育印刷、建材、家居、食品、服装等都市型工业,努力实现从化工工业区向都市型工业园区的转变。2006年,桃浦工业区被列为市三大生产性服务功能区之一,促使桃浦工业区进一步加速转型。桃浦逐步形成了以总部经济、展示市场、科技研发等都市产业为功能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并不断向着产业集聚、能级提升的方向发展。
“要以高起点、高水平来完成桃浦地区转型发展,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调整,打破一切坛坛罐罐……”2012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推进桃浦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海市西北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为踏上新一轮转型发展征程的桃浦指明了方向。
阵痛:重重压力下,坚守信念破冰前行
桃浦地区转型发展的启动,犹如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巨石,激起千层浪花,千头万绪、艰辛重重。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着手破解难题?
“今天的转型阵痛,是为了明天更高起点的发展”——在推进桃浦转型过程中,普陀干部始终禀承这一信念,积极争取有关各方的理解与支持,经受住了“火线”和“主战场”的考验,努力摸索符合普陀转型发展特点的“普陀模式”。
市区联手成立桃浦地区转型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分管领导和区主要领导挂帅,专题研究桃浦工业区转型事宜。区内成立土地收储、建设规划、产业转型3个指挥部,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区委、区政府不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具体措施。每季度召开现场办公会,破解难点,推进工作。
作为桃浦转型的重要一环,产业调整与土地收储在为经济发展“腾笼换鸟”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与推进难度。桃浦地区的企业成分复杂,其中三分之一是市属国有企业,三分之一是桃浦镇集体企业,还有三分之一是央企、外企和民企等。
“土地收储和动迁工作不一样,动迁有房屋征收条例的支撑,而土地收储完全靠商业谈判,难度很大。”强浩,是桃浦科技智慧城开发公司副总经理,而他所在的公司,是推进土地收储的主要平台。“星期六肯定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一定。”这样的忙碌状态,对强浩和他的团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我们都不清楚自己的‘娘家’是谁,还能有谁比我们更清楚?”面临调整,不少企业有了侥幸心理。但短短半年时间,强浩和他的团队拿出了满满几大柜的土地情况和宗地图册,成为日后谈判时的“底气”和“法宝”。有好几次,原本态度强硬的企业在看到这些材料后,改变立场、心悦诚服地表达了配合意愿。
有一次,一家已签约关厂清退企业的负责人找到了强浩,欲言又止颇有为难之情,这都被他看在眼里。于是,他主动挑起话头,“你是来商量燃料问题的吧。你放心,燃料价格和供应方案,我们都已经为你打听好了。最后的收尾工作,我们一定配合你们做好。”该负责人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强浩,有些激动地说,“‘人走茶凉’是我来前最大的担心,现在我感到了你们的诚意和担当,放心,我们保证按时关厂歇业。”
针对桃浦工业用地多的特点,普陀区采用“多赢”方式推动“腾地”工作取得突破。支持原业主单位部分存量地块就地转型,节约了资金和资源,各方共享转型发展成果,取得了共赢。不少市属、区属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配合做好搬迁转型工作。2015年9月,市政府组织召开市属国有企业土地收储协议签约大会,普陀区与10家市属国有企业签订了《土地收储意向书》,“腾地”由此进一步加速。
为彻底解决桃浦地区的燃煤排放问题,集中供汽的桃浦热力1号站必须在2015年9月底关停。在2012年4月,桃浦热力2号站已经关停,而1号站的关停,将影响近40家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涉及员工12000余名。
引导企业依法依规做好生产、搬迁、关停、职工安置等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区委、区政府主动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兄弟区县及相关企业的协调对接,多次走访、了解企业生产、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情况,并加强对相关企业的指导和沟通。
“直到最后一次按下按钮之前,热力站的锅炉工还在正常上班。此后,他们就被分流安置,各奔东西了。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尽心尽责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桃浦转型腾出空间的背后,包含了许许多多企业员工作出的贡献。”亲历这一切的工作人员无不感慨万分。
“2015年9月30日24点,当最后一车煤送进桃浦热力站,支撑了桃浦工业半个世纪发展的热力站从此关闭。”这一刻,成为了桃浦关停企业过程中“历史性的一刻”。
集体企业也要“腾地”,如何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也是一项考验。在桃浦科技智慧城4.2平方公里核心区,有1633.69亩土地属于农民集体资产,涉及桃浦镇春光村、祁连村、李子园村。
从2013年开始,桃浦镇先后三次修订完善《桃浦镇集体经济资产性收益分配指导意见》,并以此作为推进集体资产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指挥棒”。整个资产盘整过程都实行“全透明”操作。自2013年来,全镇六个村平均每个农龄的发放标准由2013年的75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元,年均增长16.9%。获得这些收益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年事已高的退休老村民,这份“意外惊喜”让他们真切享受到了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改革的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利益得到了保证,村民积极支持桃浦地区的转型升级。
突破:全新征途中,抖擞精神重装出发
“车子一开进来就颠来颠去,闭着眼睛都知道桃浦到了。”2009年初到桃浦工作的桃浦镇原副镇长邹元和,最深的感受是道路的堵和破。
但如今,经过产业调整,大量集卡离开桃浦,直接改变了桃浦的交通状况,不少过去的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道路变得车水马龙、畅通无阻,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而这种改观,也仅仅是桃浦踏上全新转型之路上的“冰山一角”而已。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中心目标,根据“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发展理念,“小尺度、高密度、人性化”规划设计要求,2015年,启动了核心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通过国际招标和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采用德国HPP公司方案进行深化。
围绕“2017年中央绿地基本建成、土地收储基本完成和产业功能定位基本明确”的“三个基本”目标,桃浦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截至去年底,土地收储签约面积约3500亩,占桃浦核心区需收储土地面积的80%左右,今年将基本完成土地收储工作。启动受污染地块的治理,开展生态综合修复。年前,智创TOP、托马斯实验学校、英雄天地、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桃浦科技智慧城开发建设全面启动。
“桃浦地区的转型升级,是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缩影,也应当成为标杆。”2016年,市委书记韩正到普陀区调研时强调,普陀面向未来发展,要牢牢抓住转型升级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坚定不移向前推进。每一个阶段都要抓住工作突破口,当前的突破口就是桃浦地区。
一步一个脚印,桃浦转型已然踏上全新征途,桃浦的明天更美好! 【来源】东方网
本文来源: 科学技术委员会
08.03.2017 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