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络电视】科技成果转化 小细胞撬动15亿产能

19.11.2015  18:04

现代生物制造,这个备受追逐的尖端科技如何切实地转化成生产力?华东理工大学的魏东芝教授从小小细胞里,研发出全细胞生物催化技术,迄今已支撑起15亿规模的生物制造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对于魏东芝而言蕴含了两重含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真正实现它,却花了30年。魏东芝聚焦的是细胞,因为在一个小小细胞里,藏着成千上万种酶,如果能够根据需要调用酶,小细胞就变成大的催化工厂,而这正是魏东芝30年来取得的核心突破——全细胞催化定向转化多元醇的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魏东芝:

在这里边我们把细胞重构,重构成新的生物催化剂,使得它催化很多产物的合成,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跟企业合作密切,他们给我们出题目,他们需要怎样的产品,我们针对性的定制这样的细胞催化剂。

现在,全细胞生物催化法生产米格列醇的技术已在鲁南制药集团成功应用,由此还获得了中国第一例利用生物催化技术完成的新药报批。目前,用全细胞催化法生产出来的产品目前已有90余种之多,其中,4个产品的技术发明成果已实现产业化,部分产品生产工艺已完成中试。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魏东芝:

目前产业化的三四个产品我们初步统计一下年产值可以达到15个亿以上,利润应该在5个亿以上,每年的。

新华社记者潘旭、狄春上海报道



    原文来源: 新华网络电视   |  发表时间:2015-11-13   |  作者:潘旭、狄春
    原文链接: http://news.cncnews.cn/2015-11-13/12433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