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新一轮轨交建设启动 换乘更方便行车更安静
上海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已全面启动,至2020年运营里程将超800公里,日均客流突破1150万人次。在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建院50周年之际,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曹文宏介绍了新线路一些亲民的新理念和新亮点。
“客流仿真行走”让换乘更方便
谈起未来上海地铁站的构造设计,曹文宏提出了“上下楼方便、行走更舒适”的理念。他告诉记者,诸如人民广场站、世纪大道站都已呈现出常态大客流的特点,每天大批乘客换乘和进出站,早晚高峰很拥挤,也暴露出以往设计上一些不够理想的地方。今后针对新线车站,特别是大客流换乘枢纽站、复杂结构车站,将进行“客流仿真行走”模拟,查找车站不合理区域。“通过一套软件,将最初设计的车站客流量导入,转变成大批虚拟乘客,沿着车站设计结构图行走通过,检验有哪些位置不合理。比如通道是不是会拥挤?电梯口是否会堵塞?出入口设置会不会让乘客绕路等。”
曹文宏表示,新线车站的内部布局将更合理,通道将力争更短些,自动扶梯更多一些,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通行受阻点、拥挤或不合理区域,并作进一步修改设计,让最终呈现的车站更方便乘客进出。
不同线路换乘点选址将更让乘客更便捷,3线及以上换乘的设计也将更谨慎合理,能实现地下通道换乘的将尽量设计快速连通。
隧道更宽敞行车更安静
14、15、18号线等一批新轨交线路隧道的“身材”将有所提升。最新设计明确新线路将采用更大直径的盾构,使隧道内径从5.5米提升至5.9米,隧道外径从6.2米提升至6.6米。
曹文宏表示,别小看这一扩容,面临救援等应急状态时,更宽敞的隧道有利于疏散客流,也能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地铁设备维修留出更充足的空间。与其配套,该院目前还在开展火灾情况下隧道烟气走向的研究,为提升轨道交通防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隧道更宽敞,相应的环保降噪工作也将全面加强。根据介绍,目前开展的新线路建设中,轨道道床下敏感区段均采用新型减震装置,可减少8-10分贝的震动,进一步减少对地铁周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