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最后一公里"难题或解决 明确"物业不可拒绝"

06.11.2014  08:21

  

  图片说明: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充电问题有望通过多种途径有效解决。

  东方网11月6日消息:晨报昨日报道了市民在小区安装充电桩遭物业拒绝一事。其实,新能源车受困于“最后一公里”并非新问题。不过,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充电桩难过“物业关”有望通过新政策解决,进小区或明确“物业不可拒绝”条件。

  未来,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充电问题有望通过加快充电设施的统筹规划、出台有利于充换电设施发展的扶持办法等得到有效解决。

   政策模糊易发生“扯皮

  2013年初,由上海市发改委等7部门制订的《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该办法称私人用户可通过自建、委托代建等方式建设自用交流充电桩,而自用充电设施按照居民电价收费,可享受峰谷电价。对于部分用户因和物业、业委会等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在小区建设充电桩受阻。该办法当时就有考虑,称要鼓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深入住宅小区为私人用户建设充电桩设施,私人用户在住宅小区有固定停车位的,小区物业、业委会应支持、配合建设充电桩。

  “‘应支持’、‘配合’这个表述比较模糊,其实没有约束力。”相关业内人士昨日表示,物业和业主就充电桩安装问题容易发生“扯皮”,安装充电桩的费用视选择设备不同在数千元至上万元不等。而且,安装充电桩的前期沟通协调工作量相当大,会涉及汽车企业、电力公司、物业、业委会等。在申请环节上,电力公司和汽车企业一般会给予支持,但在物业这里却常常遇到阻力。除了考虑安全问题外,由于私人充电桩电压是380伏,有的物业认为会影响整个小区的用电平衡。

   加快充电设施统筹规划

  上海市经信委昨日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已成为本市重点战略。截至今年9月,本市共推广4246辆新能源汽车,私人用户购买3089辆,占比超过70%。除推行“体验营销”和“分时租赁”等模式外,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充电问题有望通过加快上海市充电设施的统筹规划、出台有利于充换电设施发展的扶持办法等得到有效解决。

  记者了解到,解决充电难,一方面是建设公共充电设施,现在本市已建成充换电站24座,充电桩约2100个,覆盖公交、公司、高校、停车场、高速服务区等区域。上海还会继续重点建设公共充电设施,根据计划,将在公交停车场等专用停车区域按需建设配套充换电站;与变配电站相结合,建设中小型充换电站,实现充换电设施与变配电设施集约化建设;与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等公共停车场相结合,在商业或住宅区域布点,建设交流充电桩。至2015年年末,上海中心城区每5平方公里设置1处公共充电设施点,郊区每10平方公里设置1处公共充电设施点。

  对于私人充电桩问题,新的充换电设施发展办法也正在制定中。市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办法会努力将物业等在充电桩进社区环节上的职责厘清,比如,新办法可能会明确如果业主要求安装的充电桩在安全等方面都符合要求,并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后,物业不可以拒绝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