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早于“丝绸之路”两千年 交大团队探寻“玉石之路”[图]

10.07.2015  12:01

说起“丝绸之路”,人们并不陌生。这个在小学历史课本上就出现的词汇,早已无数次印在我们脑海里。然而,事实上可能有一条比“丝绸之路”早两千年的“玉石之路”,等待世人的发掘,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叶舒宪教授探索的“玉石之路”玉器    

瓜州玉料制成的玉饰(观音像)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7月9日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叶舒宪教授团队获悉,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和考古发现,他们对“丝绸之路”中国段的前身“玉石之路”进行了研究和探寻。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更新了人们对传统“丝绸之路”的认知,而且对华夏文明国家的由来提出新的认识。    

丝绸之路”或可延展为玉石-丝绸之路”

据介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的命名。叶舒宪教授认为,就其命名之初的解说看,他指的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河套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其中,西域泛指古玉门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历史上下跨越两千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按线路划分,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    

传统观点认为,“丝绸之路”的命名是着眼于以文字记载的张骞通西域事件为起点。这一观点忽略了夏、商、周以来中原国家对西域重要战略资源的依附关系及玉石贸易通道。叶舒宪教授认为,西方人自古就艳羡来自中国的丝绸,而中原人则自古就喜欢产自新疆的和田美玉。在阿拉伯人和西方人眼中,这条连接着欧亚大陆两端的东西方大通道,当然就是“丝绸之路”。而在中原人眼中,西去之路被称为“玉路”才更为准确。    

叶教授表示,由于外来文化视角和本土文化视角的差异,在“丝绸之路”日渐兴旺和流行的同时,“玉石之路”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叶舒宪教授提出,随着人们对本土文化的日益重视,需要更加深入地对“丝绸之路”进行研究和思考,强化中国本土话语权,优化“丝绸之路”说,融合“玉石之路”(古汉语习惯称为“玉帛之路”),或延展为“玉石-丝绸之路”。    

玉石之路”或比“丝绸之路”早两千年

叶舒宪教授认为,从全球范围看比丝绸更早期的跨地区国际贸易对象是玉石(地中海文明主要关注绿松石和青金石),包括由玉石开发所衍生而来的金属矿石。然而,对“玉石之路”的学术研究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开始。从四千年之久的“玉石之路”发展演变为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丝绸之路”,这期间的全过程,值得多学科的做深入探讨。    

叶舒宪教授通过大量的考古材料,说明华夏先民正是凭靠精细琢磨的玉器、玉礼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并建构出一套完整的玉的宗教和礼仪传统。他认为,不论是丝绸贸易之路,还是茶马古道、香料之路等,都是在文明史“小传统”中出现的。而每一种史前玉器的形成都隐约潜含着某种神话观念,最初出现的玉块、玉璜是这样,随后出现的玉璧、玉琮、玉璋、玉圭、玉琥等也皆是如此。玉石崇拜具有巨大的传播力,从八千年前开始,用了大约四千年时间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其大致的传播路线是,先北方,后南方,最后进入中原。第一波为“北玉南传”;第二波为“东玉西传”。    

玉石之路”是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为此,叶舒宪教授提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目前申报工作也正在启动之中。    

来源:新民网 2015.07.09    

原文: 早于“丝绸之路”两千年 交大团队探寻“玉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