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文艺介入乡村

19.01.2016  11:09

2016-1-19        来源:市土地整理中心

  1月14日,在廊下郊野公园——枼园举办的土地整治与乡村复兴系列沙龙第一期圆满落幕。市科委,市财政局,市规土局有关部门,市规划院,市工勘院,金山区规土局,郊野公园和市级土地整治项目所在乡镇或指挥部负责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550为梦想奔跑全国性跑步组织,上海铁人运动俱乐部,米缸金融互联网金融企业,合艺艺术顾问公司出席会议,中央电视台上海站、新华社上海站、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解放日报、文汇报、劳动报等媒体代表也参加了交流。

 

  该沙龙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发起,邀请政府部门、社会媒体、文艺界、体育界、金融企业等人士,旨在传播最新土地整治理念,加强各级土地整治项目间的学习交流,探索土地整治与文艺、体育等创意产业的跨界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化乡村资源价值,促进郊野地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共同谋划农村供给侧改革路径。第一期沙龙主题“点土成金—文艺·乡村·互动”围绕田园梦想、乡村复兴议题,激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表达了热烈的参与愿望,并期待用双手托举乡村的美好明天。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顾守柏主任首先作了“土地整治创新与发展”的发言,他从记忆中的乡村,乡村发展的现实困境出发,简要介绍了土地整治在促进乡村复兴中开展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升,乡村景观风貌保护,废旧建材低碳生态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乡村马拉松特色活动等一系列实践,指出乡村是一片蓝海,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大有作为的田地,提出广大对乡村有感情、有情怀的艺术家,金融机构,媒体等关注乡村发展,投入这片希望的田野,“通过艺术介入乡村,显化乡村生态、景观、文化价值,激发乡村活力,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的倡议。

 

  金山区廊下镇党委书记沈文介绍了金山廊下郊野公园运营情况,提出土地整治和郊野公园已成为廊下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资源的有效平台,已成为纯农地区绿色发展的有力路径,廊下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坚持“现代农业园区和郊野公园”两园驱动,在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同时,通过文艺介入,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度假服务,成为新上海人的“第二故乡”,上海小囡的“外婆家”。

 

  上海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丁设以“文艺下乡促进乡村复兴”为题目,提出可以邀请国际、国内、上海一些艺术家组织大地艺术展览,对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拆下来的废旧建筑材料通过艺术的手段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予以重新呈现,唤醒大众的乡村记忆,显化乡村资源价值。同时,也可让城市的空间艺术资源循环到乡村,将乡村打造为城市空间艺术的展示空间,让乡村的年轻人,包括留守老人也能享受城市的文化。

 

  550为梦想奔跑创始人刘春艳在回顾了金山廊下半程马拉松赛事点滴后,提出通过农业、体育、旅游相互结合,发展体育旅游,建立马拉松驿站等特色民宿,举办特色乡村马拉松,让乡村马拉松变成了各个风景秀美农村的名片和特色品牌,让马拉松小镇形成一个生态圈拉动当地经济。

 

  解放日报记者赵翰露以“让乡村重新进入社会议题的中心”为题,从媒体记者的角度提出让乡村成为青年人一种奢侈的自然享受,满足现代人需要自然生态的需求。让乡村变成时髦的地方,让青年周末放下工作,背上行囊,把乡村变成生活方式来实践。

 

  合艺艺术顾问公司创始人谢影的演讲主题是“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改变了一座城市”,她认为每个城市都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增加城市的认知度,记住城市的特色。公共艺术作品可以增加城市的居住性,一件作品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具有实用性,成为一种环境。乡村与公共艺术的互动,提升乡村品质。

 

  高级工艺品大师何顾维德回忆了异乡长大的自己对家乡的记忆和感受,提出人们过去认为农村就是种地种菜,非常朴素的感觉,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随着认知的丰富,信息的交流,农村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乡村,田野,桥,路都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文化,艺术,体育,和生活有关的都应该融入到乡村当中,因为乡村这片田野的色彩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季节来搞一些活动。另外,乡村还有民俗的节日,可以把运动和民俗节日结合起来,使民间更加有生命力,包括很多非文化遗产,可以结合起来,每年都举办就可能形成持续的发展。

 

  第二季沙龙将在4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围绕“民宿改造、乡村众创空间”展开,欢迎有情怀、有梦想,关注乡村发展,愿意投身这片希望的田野的设计师、投资人参与打造。具体参与方式请关注“上海土地整治”公众号,我们将及时奉上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