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边界,构建桥梁,促进交流:第十一届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双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在上外举办

09.07.2019  17:32

2019年7月8日,第十一届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双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在沪开幕,大会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上外跨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名跨文化研究学者及青年学子们出席大会,共同聚焦“跨越边界,构建桥梁,促进交流”的会议宗旨,在7月8日-7月10日三天会议期间围绕文化与心理、跨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四个方向,就跨文化研究各领域的前沿成果进行主题报告和研讨,共同探讨跨文化对话发展之道。

这是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首次联合中国翻译协会跨文化交流研究委员会举办的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总干事Irina Bokova女士,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先生,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IAIR)主席、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David Sam,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CAFIC)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Hazel Markus,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英国华威大学教授Helen Spencer-Oatey,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红玲作为主旨演讲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主持开幕仪式,党委书记姜锋致开幕辞。姜锋首先强调了国际合作、全球理解和对话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上外为跨文化传播、促进中外人文交流作出的贡献。他指出,上外以培养 “会语言” “通国家” “精领域”,能参与全球事务的通才和通晓国别区域与领域的专才为己任,而本次联合会议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跨文化工作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上外,融合各自方法的学科优势,旨在解决跨文化对话中的文化差异,并通过对话增进全球理解与合作。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Irina Bokova)女士指出,在新世纪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尊重不同文化,以对抗孤立主义;重视教育,以促进知识和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以对抗冲突。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先生指出,文明对话推动人类理性发展,构架沟通的桥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跨文化研究学会(IAIR)主席、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大卫·山姆(David Sam)从心理学涵化的视角切入,与在场学者嘉宾探讨了跨文化交际机制的未来建构与发展。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CAFIC)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教授从共同体的概念出发,比较了中西方哲学中的相关思考,并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出发,引用杜威的教育观,探讨了跨文化教育与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论证了跨文化话教育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及恰适性。

本次会议以探讨如何推进跨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对话为主题,思考新时代跨文化研究的责任和使命,回应全球化时代下国内外的社会关切。会议也为与会中外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期推动跨学科对话与合作。会议涉及的主题和理论,以新的方式促进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多样性发展,将价值观、经验纳入有利于每一种文化的多边对话中,奏响“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颂。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