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足迹]杨宽: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有一个结局[图]

12.07.2015  22:30

人物白描:杨宽 致远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牛津大学博士候选人

他是学霸,不仅学业成绩非凡,成功申请牛津大学博士项目,在专业竞技领域也硕果累累,摘金夺银;他是文青,不仅有理科男生的理性、务实与勤奋,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人文情怀。未来,他将带着交大人的光荣与使命,在致远逐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走上更大的舞台。他,就是致远学院的杨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杨宽从小就喜欢数学,中学时代不仅在各项数学和算法竞赛中获得佳绩,而且也深入研究过一些小的问题,尽管后来发现早有论文发表过更好的结果,但研究的过程本身就给他带来很多乐趣,于是他高中毕业时就有了成为数学家的梦想,希望将来能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四年前,他作为提前入学的保送生,参加了致远学院的第一批招生面试。在大一大二的时间里,他自由地学习想学的东西。那时候,他们有很多公共课程和其他方向的同学一起上课一起交流,了解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思想,这对他来说是一段非常愉悦的体验。他到现在还清晰记得数学分析课上殷浩老师用级数来定义sin(x),他提问π要如何定义,非常不确定地说难道要定义为sin(x) 的第一个正零点却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答,记得在抽象代数课上讨论为什么S6的自同构群不是S6时武同锁老师那句你们还不知道群有多复杂的神评论……,那段时间,数学课程的学习带给他的快乐是独一无二的,对他现在的影响也是不可替代的。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优秀的数学和专业课程基础给杨宽的科研工作带来了许多帮助。从大三开始,杨宽分别在陈晓敏老师和陆品燕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多项研究工作。在大二的时候,他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学术导师的陆品燕博士,当时陆博士是算法设计课程的老师,之后杨宽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了两年的科研工作。杨宽一直觉得,遇到陆老师是他本科期间非常幸运的事。在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杨宽在国际期刊先后发表“Graph metric with no proper inclusion between lines”与“FPTAS for Hardcore and Ising Model on Hypergraphs”两篇学术论文,参与“Research in Computer Science”、“ Lines in Metric Space”、“ Approximate Counting in Hypergraphs”等多个计算机算法领域的研究课题。  

除陆老师外,还有一些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如前面提到的殷浩老师、武同锁老师,还有概率论课程导师尹一通老师和被学长评价为“我们很不幸,错过了攀哥的数分课,但我们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赶上了晓敏的图论课”的陈晓敏老师。他们不仅带来了精彩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他们使杨宽的学习方法和对数学的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杨宽一直认为,对于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大学老师来说,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传递一些思想、观点。如果学生需要的只是知识,那么完全可以自学,但是数学思想的发展、对待数学的观点,这些都是单纯看书无法明白的。殷浩老师对函数的处理、对有限区间覆盖的重视都和大多数通行的数学分析教材不同,而这样做的好处是杨宽在之后的学习中才慢慢感悟出来的。至于“一千个老师可以讲出一千个不同的课”的组合数学课程,陈晓敏老师对概率方法和代数方法的关注是杨宽觉得整个学期最精髓的部分。本科四年,一路走来,杨宽表示,感谢各位老师的帮助,他会一直铭记在心。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对杨宽来说,大二之后,最显而易见的压力来自于科研与申请。为了更高的追求,他决定将来出国读研究生。从大三开始准备申请,考英语、读论文、做研究,每一项都让他更加努力。很幸运,大三时候成功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在寒假中举办的一个冬季学校。这个冬季学校开放给亚洲的顶尖学校中对理论计算机科学方向有兴趣的本科生参加,那一次参加这个冬季学校的中国大陆学生除了清华姚班的所有学生(这是他们的一个合作项目),就只有杨宽和一位复旦的女生。短短几天,香港中文大学的几位教授提供了非常精彩的课程,对杨宽来说都是非常新奇的知识。当时有一位来自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说,他来到这里之后就不想再做理论方向了,因为看到了这么多比他厉害的学生。其实这种担心也一直陪伴着杨宽。他在申请之前非常紧张,反复修改个人材料,如今回头再看当时,很多担心其实并无必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往昔时光已走远,我才会学着想念,平常的相见”,总是到了要分别的时候才发现留恋,总是到了要失去的时候才发现不舍。毕业了或许算是本科生活的一个结局,可是杨宽并不希望这个故事就此画上一个句号。他希望毕业之前的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前路漫漫,他一直都没有真正想过毕业之后的生活。现在朝夕相对的同学,一转眼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面,甚至不知道哪一次相见就是此生最后一面;现在熟稔的生活环境,一转眼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温。可是终究要面对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环境,在陌生的国度里开始一段陌生的生活,他说,这样的未来想一想都会觉得忧伤,但或许这就是成长。“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