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寒校长走进课堂分享“工程师眼中的创新”

01.04.2016  14:35

3月30日晚上6点,校长金东寒院士走进“创新中国”课堂,与社会学院教师顾骏、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施鹰共同探讨“创新是否是灵机一动”。

这堂课由社会科学学院教师顾晓英的“三个苹果”话题导入,顾骏接着顾晓英“三个苹果”的话题,与学生探讨“什么是创新”。

 

     

 

在热烈的掌声和期待中,校长金东寒走上讲台,与师生们亲切分享了工程师视角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他首先对“发现”、“发明”、“创新”三个基本概念作了澄清。 金东寒从多个方面对比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他指出工程师的工作价值是如何把“”变成“”。金东寒通过“如何简单快速地让吸管穿透苹果”、“龟能抓到并吃掉活的老鹰吗”、“如何训练100只跳蚤都只跳300mm高”和“猴子为什么不敢吃香蕉”等话题,巧妙传递了他故事中所蕴藏的创新理念,即要打破惯性思维和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生命的本质在于主动,我们应掌握主动性思维,克服思维障碍,培育怀疑精神、问题意识”。金东寒强调,往往是我们头脑中的“不可能”使我们失败。金东寒还谈及创新赢在意识。“当逐渐把它培养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成功就在不远处了。做对一件事很难,重做一件事很容易。我们需要多坚持一会!” 金东寒还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惊喜——他自己研发的一款发动机的模型。他亲手用酒精点燃,演示了发动过程。发动机转动的那一刻,全场沸腾了。               

施鹰顺着金东寒的话题,为同学们点开一幅自绘的上大创新版图。他指出,上大可以通过“建立重要的科研平台”、“鼓励重大的科研产出”、“建立大学产业园”,巧妙地把“”变成“”,实现创新的生态循环。

施鹰还用高端论文统计大数据展示了上海大学的强势学科,介绍了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应用、高温合金叶片和无人艇平台技术,他期待师生共同努力,将上海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原创力、引领力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精彩的教学点燃了同学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问环节气氛格外热烈。“金东寒校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如何看待当前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在鼓励高校教师投身产业发展的大潮中,如何让教师在从事基础研究时心无杂念”“上大在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上有没有成熟的计划”,同学们围绕创新踊跃提问,主讲教师作了幽默而又机敏的回应。

 “创新中国”为我校“大国方略”2.0版课程,冬季学期首度开课,已被列入2016年度上海市教委思政课教改试点项目。课程旨在及时高效传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发展理念,点燃我校大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大学生创业梦想。开课一学期以来,课程赢得学生喝彩,得到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也吸引媒体多次报道。(魏仲奇 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