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走进系列 | 经济学院党委走进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学习参观

31.07.2020  21:33

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重要场所,这里曾留下深刻的红色印迹和宝贵的红色资源。7月28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昉、院长周亚虹、副院长孙燕、党委副书记金晓茜、院长助理黄振兴及党支部书记代表崔士超等一行,在长宁区副区长、学院1981级校友翁华建,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郑立锋的陪同下,走进江苏路街道学习参观,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大家漫步愚园路,充分感受愚园路“”与“”交织,过去与未来共生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充分体会“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理念内涵。

座谈环节,翁华建校友详细介绍了长宁区产业发展布局及未来城市定位。近年来,长宁积极对接国家和上海市发展战略,发挥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高地,努力形成以“虹桥智谷”品牌和特色、涵盖长宁“东、中、西”的产业布局,未来继续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承接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开发拓展人工智能细分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为加快建设国际精品城区,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翁华建校友还向大家分享了长宁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下辖各街道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努力打造“建筑可阅读、城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其中,江苏路街道致力于延续原有的历史风貌文脉,注重软文化与硬环境的相互融合,逐渐成为城市历史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留保护和改造的“样本”与典范。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伟大的历史无不沉淀为时代的精神,它融汇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中。在上海,遍布城市的红色资源正被全面激活,经济学院师生党员组织开展交流研讨、进行联组学习,掀起“四史”学习教育热潮,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

在愚园路1065号的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一行集体聆听了已过古稀之年却精神矍铄的志愿者林青老师带来的精彩讲解,他从愚园路上的优秀建筑和历史名人出发,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同志等一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领导人的故事;刘晓、刘长胜等同志领导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人生故事。学院老师们感慨,愚园路历史名人墙上的红色革命故事,是我们前进路上汲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精神动力。

在愚园路1376弄34号的《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大家看到,这个建筑面积136平方米的编辑部旧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修复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于1988年10月向社会开放。郑立锋书记介绍,目前编辑部一楼为“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展”,二楼为编辑部的复原陈列室。编辑部旧址现在也是长宁区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它印刻着一段珍贵的红色记忆,并被接续传承,不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信念。

长宁区拥有《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等资源,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造了全国首例土地批租试点、拥有上海最早形成的涉外商务综合功能区等,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都转化为学习“四史”的生动教材。翁华建校友在与大家畅谈长宁区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同时,也为大家展望了未来长宁区在上海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使命。

从编辑部出来,大家走在愚园路街道上,两旁各式各样的艺术体验、创意零售、时尚商业等“网红”店铺不断引入眼帘,多元化业态碰撞诞生出许多新鲜玩法,街区、社区、园区三区联动模式逐渐成型,营造有趣、有用、有共识、有行动的社区文化,同时也预示了蓬勃发展的上海人民城市的未来。

学习历史,为的是更好地面向未来。经济学院党委将“四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四史”学习教育街校企党建共同体,共同打造“四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未来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还将进一步把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线,带领广大师生党员积极利用上海丰富红色资源,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从党的非凡历史中找寻初心、激励使命,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培养卓越财经人才为目标,助力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奋力当好经济学教育改革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供稿、供图:胡倩楠  编审:任斌 收稿日期:2020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