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走路”的肝肿瘤病人获根治性治疗 是什么令她重生?

09.12.2018  01:40

  

  东方网通讯员孙国根、记者刘轶琳12月7日报道:黄疸高达411μmol/L(正常值为17μmol/L以下)、肝肿瘤直径达20厘米,年过半百的王女士慕名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时,路也走不动,基本“抬着”进医院,在肝肿瘤内科夏景林教授两次悉心介入治疗后,她获得手术机会,肝内外科共同治疗最终令她获得重生。

  56岁的王女士来自内蒙古,今年8月初突感无力,症状日渐加重,食欲差,起先认为中暑,没太当回事。可不出几日,患者皮肤、眼睛越来越黄,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肝癌肿瘤指标(甲胎蛋白)升高至上限以上,同时伴有重度梗阻性黄疸,核磁共振显示肝内长有巨型肿瘤,最大直径20厘米。

  巨大肝癌、伴有严重黄疸,如不进行有效治疗,患者生存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家属心急如焚,到当地及全国多家医院辗转求诊无效。他们最终通过媒体搜索,慕名找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夏景林教授。当患者站在夏教授面前时,他不忍拒绝:“只要患者体力上可以坐飞机来上海,我尽快给她治疗!

  面对超高黄疸,一般医生都会望而却步,夏景林教授多种治疗手段并举勇闯“医学禁区”。他告诉记者,这位患者的主要矛盾是黄疸,黄疸的根本原因是肿瘤压迫。通常来说,解决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药物基本不起作用;临床上常用的内、外引流办法,对患者也均不适用。如果一边用药、一边等待,待肝内胆管扩张到可以穿刺时再进行引流,引流成功率仅六成。这样的做法还存在风险,即,肿瘤进一步长大、压迫越来越严重、黄疸将进一步升高。

  斟酌许久后,团队基于对巨大肝癌伴梗阻性黄疸诊治的十多年经验基础上,一致决定:用非常规方法突破黄疸禁区,先针对患者主要矛盾“下手”,用介入方法解决肿瘤问题。

  所谓“介入术”,即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这是肝癌非外科切除以外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介入术通过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在X线引导下,将一根细细的导管一直延送至肝动脉、甚至是供应肿瘤的动脉,把药物直接打入病灶,然后阻断依赖肝动脉血液供养生存的肿瘤的“活路”,使其失去血液供养而坏死。肿瘤太大,介入打入的药量相对较多,很可能导致患者因肝衰竭而死亡。所以,针对疑难杂症患者,主次、扬长避短是介入的关键。

  入院次日,患者正式启动介入治疗。奇迹发生在介入后的第四天,肿瘤最大径缩小了1厘米。夏景林说,“哪怕缩小一条缝,黄疸就会降下来”。经过两次介入术,目前肿瘤直径已从20厘米缩小至14厘米。住院前,患者凭药物黄疸暂时从411降至333,首次介入后6天,降至270,顺利出院。第一次介入后一个月,她成功接受了第二次治疗,目前黄疸已降至49,肿瘤最大直径已经从20厘米缩小到14厘米;肿瘤标志甲胎蛋白从治疗前的大于6万降低到1万6。

  两周后的第二次介入治疗,最终黄疸指标降至49μmol/L,肿瘤最大直径从20厘米缩小至14厘米。成功有效的治疗,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专家介绍,常规来看,手术切除的时机一般是首次介入后半年。但患者介入肿瘤明显缩小、余肝充足、身体条件可以耐受切除。随后,由中山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教授,副院长、肝肿瘤外科周俭教授,肝肿瘤外科史颖弘教授等,共同为王女士制定手术方案。

  11月22日,史颖弘教授主刀完成肝肿瘤切除,从术中发现和术后病理报告来看,提示属于根治性切除。术后次日,王女士已可下地走路,不日可进食,气色明显好转。夏景林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未来患者将如同健康人一样,并不需要后续化疗、放疗。

  夏景林最后表示,面对类似患者,还需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求“”,变先治“”为先治“”,变治疗方法,即化疗减量、栓塞不减量。只有不断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生机。针对这类高黄疸患者的治疗,突破常规、转变思路,从治标转变为治本,最终才能挽救生命、实现奇迹。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轶琳     选稿:凌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