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28所高校青年学子网上“咏诗”“赛诗”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故乡瘦了一圈/……屋后驼背的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屋顶的白云/仍在风中奔跑。”湖北美术学院的《过故人庄》描绘出一种现代版《乡愁》;
“大风吹着我和山岗/我面前有一万座村庄/我身后有一万座村庄/千灯万盏/我只有一轮月亮”,上海交通大学柒叁(笔名)的《流浪》,容纳了侠士的豪情、游子的逸气、以及诗人的理想、坚持与内心的温情。
在喧嚣的生活里,读着这些青春的诗歌,您的心灵是否会受到丝丝的触动和浸润?
10月10日,历时半年,由交大学子策划、发起、组织,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上海交通大学研会微博主办的“东森ETtoday杯”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落下帷幕。全球828所高校青年学子借助新媒体“咏诗”、“赛诗”,打造了一场盛况空前的诗歌“嘉年华”。
全球828所高校青年学生掀起“咏诗”热
“在匆忙的现代生活里,诗歌仿佛离我们越来越遥远”,这是很多人的直观感受。出人意料的是,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却在全球大学生中掀起了一股“诗歌”热潮:828所高校青年学生投来6528篇参赛稿件,入围作品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已超过6000万。
大赛的主题是“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主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母语文化为价值导向,面向全球在读高校学生征集原创中文短诗。自5月13日大赛正式启动以来,便受到热烈欢迎。两个月来共收到来自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在内的全球828所高校的6528篇参赛作品。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总策划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仁义介绍,这次大赛主要呈现几个特点:一是原创诗歌传承中华文化。大赛鼓励高校大学生用原创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二是地域跨度大、辐射面广,全球高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参与人数空前。三是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开创了诗歌比赛组织与传播的新形式,关注度和传播力非常高。四是专业评委与青年诗歌爱好者利用网络平台“零距离”心灵对话。“短诗的评选过程,像是和众多投稿者的一次心灵对话,诗歌能够从纷繁的人心中,萃取出最真的情感,最纯的灵魂”。
“近千所高校参与,6000多篇作品参赛,当代大学生对于诗歌的热情、领悟和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基地主任朱健表示,青年学子寓情于诗,以诗言志,诗里诗外,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他们的短诗佳作让我们读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沿袭,读到了情感和思维的力量。大学生理应成为创新优秀文化的主体,而通过新诗这一文化体裁,不仅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更可以将“仁、义、礼、智、信”等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光大。
获奖名单揭晓现代版《乡愁》获特等奖
“2014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从五月初启动,历时半年。大赛设预选、初评、复评和终评四个评选环节。初评由140名来自国内79所高校的研究生组成,他们当中文学类相关专业占比大约52%。初评选出来的118篇晋级作品,由17位媒体文化记者或编辑共同打分,得分最高的前72篇晋级终评。最终,10位终评评委按百分制选出了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
10位终评评委均为对诗歌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本身是诗人或诗评家。他们是: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诗人、《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诗人、新华社安徽分社副总编陈先发,诗人、《半月谈》执行主编周清印,台湾诗人須文蔚,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诗人、诗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诗评家、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诗人、复旦大学教师肖水,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图书馆长胡晓明。
最终,52篇获奖作品从近7000篇参赛稿件中脱颖而出。从预选到初评、复评、终评,一直备受好评的现代版“乡愁”——《过故人庄》拿下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康苏埃拉的《你无法两次在镜中》与天水师范学院文刀的《以倒叙的方式还他一条生命》获得一等奖。
二等奖4篇,分别是来自同济大学竹八节(笔名)的《大雪》、西北大学朱遥的《老人》、香港浸会大学夏南的《不急》和上海交通大学柒叁(笔名)的《流浪》。此外,还有三等奖8篇、新人奖16篇、佳作奖21篇。
“每一条路都通往故乡,而我们却正背向它,行走在消逝中。”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北美术学院的彭彪说,“这首《过故人庄》中死去的“墩子叔”可以是我们熟悉的一个人、一段历史,也可以是东方式的传统乡村。”
诗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评价说,这届参赛大学生的文学整体水平较高。虽然许多参赛作品在艺术上还显得青涩,形式创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大多情感真挚、朴素,富有青春气息,较少无病呻吟和故弄玄虚,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清新向上的精神面貌。
“参与诗赛的大学生朋友,不管是稚嫩质朴,还是圆熟通达,都是勇敢、真诚的,有赓续人文情怀的理想,有洞察世态人心的抱负”,诗人、《南都周刊》总编陈朝华评价,通过他们心中的文字,让诗歌精神在庸常逼仄的生活中焕发了烛照青春的光芒,在生活的真实与灵魂的孤傲之间,折射着当下大学校园原生态的认知坐标与梦想图谱。
微诗歌借新媒体“重焕光彩”
大赛总策划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马仁义提供了一组数据:截止10月9日,在组委会尚未公布大赛最终获奖作品之前,话题#短诗大赛#的阅读量已经超过6000万,这意味着在短短的四个多月,大约有将近3000万独立微博用户阅读了短诗和大赛相关的微博,其中最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
当诗歌与新媒体“捆绑”在一起,诗歌便有了“重焕光彩”的力量。大赛组委会希望通过微博这一最具传播力的新媒体平台,将短诗独有的魅力,便捷地呈现到网络用户的视野,使“诗”这种曲高和寡的文学形式在大学校园重新焕发活力。同时,借助校园诗歌的力量,可以使全球华语大学生重新审视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这也是我们短诗大赛的根本目的,将目前最具传播力的新媒体形态——微博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体裁结合起来,给每一位关注个人心灵和社会发展的大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鼓励他们‘写首像样的诗’”,马仁义介绍,大赛挖掘出来的这些优秀诗作,都是通过预选、初评、复评和终评等层层把关,为广大网民和专业评委皆认可和接受的。它们不仅可以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更可以传递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关于诗歌与新媒体的结合,著名诗人臧棣说:“诗和互联网之间的结合,为这次的诗歌大赛增添了很多新意。这种结合,也为我们体会当代诗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参照。我觉得,最大的新意,应该是一种开放性。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参与诗歌大赛,比其他的方式,更能显示出一种诗的民主。”
校园诗歌生态堪忧专家呼吁:放慢脚步在诗歌中栖息
无论是八十年代的海子,还是九十年代初的高晓松,他们无不都是从象牙塔中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然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还有诗歌的影子和生存的土壤吗?
马仁义告诉记者,大赛筹备期间,不断有人问,现在还有人写诗吗,万一没人投稿怎么办。其实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几乎每个中国大学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诗歌体验,比如,谁没有背诵过《致橡树》《雨巷》《相信未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谁不知道顾城舒婷海子北岛。很多大学生都曾有过诗歌创作的冲动或经验。
但这次大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让诗歌专家忧心。“这些诗歌有的相当出色,但也普遍存在着因袭套路的问题。”臧棣认为,“问题的责任主要不在学生,而在我们的诗歌教育。特别是针对年轻学子的诗歌教育,普遍存在着僵化和落伍的问题。”“我们的诗歌教育面临着最迫切的任务,依然是摆脱既有的诗歌偏见,不断打开人们的诗歌视野,以便让人们在更开放的诗歌可能性中,选择自己认同的诗歌”,臧棣说。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何言宏等专家呼吁:诗歌应该成为一种人类面向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在浮躁的世界和快餐化的生活中,现代人更应让心灵与诗歌对话,放慢生活脚步,让心灵在诗意的自由中栖息。
“在大学里写诗,其实是一件很酷的事。”在臧棣看来,“这就相当于一种秘密的身体修行。因为写诗,既涉及对天赋的自觉,也涉及生命意志的自我觉醒。所以,这应该是大学生从事诗歌写作的生命动机。”“假如以人生为尺度,诗涉及一种终生的自我教育。诗触及的生命秘密和生存洞察,是别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面对白纸,或空白的屏幕,你开始写诗,就意味着你正接近最本质的生存真相:你可以通过诗的语言重塑你的生命。”
此次短诗大赛,在年龄上与参赛者最为接近的终评评委,人气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提出设问:“什么是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是心里还有诗歌的时代。年轻人都是天生的诗人,留下最好的一首诗,就和留下最美的一张照片一样,值得长久回味。”
“心中有诗的人永远年轻”,短诗大赛二等奖获奖者、上海交通大学王艺彭说,“因为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的手书写,所以我们需要诗歌。我们的灵魂要求我们每一个人为自己写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