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世赛东风 推动本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10.11.2017  00:54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11月9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彭沉雷介绍了本市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相关情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祝平、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市总工会副主席何惠娟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夯实培养体系基础,在培训、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政策上不断创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截至2016年底,本市高技能人才总数超100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从2010年的25.01%提高到了2016年的31.1%;技能劳动者中,初、中、高等级比例达32:37:31,中高级技能劳动者比重明显上升,等级结构比例逐步趋向合理。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针对不同群体,加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一是鼓励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对自身具备培训能力的大企业,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鼓励它们自主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对缺乏培训能力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搭建“中小微企业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它们的培训需求,并落实专业培训机构对接服务。目前,每年有5万多户企业自主开展职工培训、8万多名中小微企业职工得到培训。

  二是引导劳动者个人参加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每年,本市都会公布补贴培训目录和补贴标准,劳动者只要参加培训后考核合格或实现就业,就可享受补贴。其中,对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士兵、残疾人等予以100%补贴,对在职职工和毕业学年学生予以80%补贴。根据跟踪调查,通过培训,失业、协保、农富人员就业率达51%。

  三是加强重点群体的专项职业培训。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6年共培训172.9万人,今年1-8月共培训33.2万人。实施“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制定发布《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专项)规划(2015—2020年)》和《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专项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目前已完成8.2万人。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目前已启动两批29家企业53个试点培训项目。

   第二,适应发展需要,改革完善职业技能评价工作。

  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坚持“抓鉴定质量、树证书品牌”,组织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开展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认证。每年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超过50万人次,年均核发证书35万本。

  二是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改革,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有效搭建了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的“立交桥”。目前,36所中职学校、23所高职院校开展“课程重组型双证融通”试点,近20家培训机构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展学历与技能同步提升的“直通车双证融通”试点。

   第三,发挥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引领作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11年起,本市依托重点产业领域的大型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和重点院校,分批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辐射带动本行业和上下游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并对成效显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专项资助。目前,本市已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89家,其中12家为国家级基地,基本覆盖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

  二是加大鼓励资助优秀技能人才的力度。实施“首席技师千人计划”、建设“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并资助企业培养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成为“首席技师”乃至“技能大师”,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截至2016年底,已资助首席技师1217人次,建立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36个(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4个)。

  三是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采用“比赛、观摩、展示、体验”为一体的世赛办赛模式,举办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推动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各区、主管局、行业协会等也组织了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年均约有10万多人次参加。2021年,上海将在不断积累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办好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

  近年来,除了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本市也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监管。资金投入方面,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基金、中央和市级就业专项资金,以及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按照扩大支出范围报国务院备案文件,主要用于本市劳动者个人自主参加补贴培训项目的培训补贴。中央补助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农民工职业培训。市级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毕业学年学生、服刑戒毒人员等培训补贴。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和促进以职工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建设,包括用于支持各类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培训的经费补贴,对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等给予经费支持等,近年来投入逐年增长。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实施政府补贴培训的督导检查,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当前,上海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已经成功,社会对技能事业高度关注,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氛围。

  下一步,上海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的书面致辞和视频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筹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坚持只争朝夕,做到久久为功,进一步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地位,为上海乃至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为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明年制定发布上海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谋划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引进、使用、激励、竞赛等若干专项政策,发布技能人才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实施上海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二是启动世赛筹办工作。在国家统一的筹办领导和组织架构下,抓紧组建本市具体筹办机构,抓紧制定世赛筹办推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加强与世界技能组织秘书处,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往届举办国的沟通交流,获取筹办和举办的宝贵意见和有益经验。此外,继续强化与世界技能组织各成员方的良好沟通,全面兑现申办承诺。

  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使用,推进企业职工职业培训,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加强农民工等级培训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快引进境外优质培训资源。

  四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加强世赛上海选手培养基地建设,开展好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手培养选拔工作。同时,鼓励本市各企业、各行业、各区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

  五是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落实国务院职业资格清理要求,按规定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同时,研究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的制度办法,推进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和新技能培训评价,构建并完善适应技能发展需要的人才评价体系。

  六是加强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开展“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政府特殊津贴”、“上海技术能手”、“上海杰出技术能手”等评选推荐表彰活动,继续评审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大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奖励和资助的力度,大力引进高技能人才,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技师继续培训。

  七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尤其是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等工作,加强引导,积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世赛、关注技能运动、认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报国,让“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推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工匠精神涵养新时代气质。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11月9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彭沉雷介绍了本市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相关情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赵祝平、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市总工会副主席何惠娟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夯实培养体系基础,在培训、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政策上不断创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截至2016年底,本市高技能人才总数超100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从2010年的25.01%提高到了2016年的31.1%;技能劳动者中,初、中、高等级比例达32:37:31,中高级技能劳动者比重明显上升,等级结构比例逐步趋向合理。主要工作举措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针对不同群体,加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   一是鼓励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对自身具备培训能力的大企业,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鼓励它们自主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对缺乏培训能力的中小微企业,通过搭建“中小微企业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收集它们的培训需求,并落实专业培训机构对接服务。目前,每年有5万多户企业自主开展职工培训、8万多名中小微企业职工得到培训。   二是引导劳动者个人参加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每年,本市都会公布补贴培训目录和补贴标准,劳动者只要参加培训后考核合格或实现就业,就可享受补贴。其中,对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退役士兵、残疾人等予以100%补贴,对在职职工和毕业学年学生予以80%补贴。根据跟踪调查,通过培训,失业、协保、农富人员就业率达51%。   三是加强重点群体的专项职业培训。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6年共培训172.9万人,今年1-8月共培训33.2万人。实施“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制定发布《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专项)规划(2015—2020年)》和《上海市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专项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目前已完成8.2万人。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解决“招工难、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目前已启动两批29家企业53个试点培训项目。   第二,适应发展需要,改革完善职业技能评价工作。   一是完善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坚持“抓鉴定质量、树证书品牌”,组织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开展院校学生职业技能认证。每年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超过50万人次,年均核发证书35万本。   二是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改革,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课程学分的转换互认、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衔接贯通,有效搭建了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的“立交桥”。目前,36所中职学校、23所高职院校开展“课程重组型双证融通”试点,近20家培训机构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展学历与技能同步提升的“直通车双证融通”试点。   第三,发挥培养基地和技能大师引领作用,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011年起,本市依托重点产业领域的大型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和重点院校,分批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辐射带动本行业和上下游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并对成效显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给予专项资助。目前,本市已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89家,其中12家为国家级基地,基本覆盖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   二是加大鼓励资助优秀技能人才的力度。实施“首席技师千人计划”、建设“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并资助企业培养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成为“首席技师”乃至“技能大师”,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截至2016年底,已资助首席技师1217人次,建立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36个(其中,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4个)。   三是广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采用“比赛、观摩、展示、体验”为一体的世赛办赛模式,举办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推动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各区、主管局、行业协会等也组织了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年均约有10万多人次参加。2021年,上海将在不断积累办赛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办好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   近年来,除了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本市也持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监管。资金投入方面,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基金、中央和市级就业专项资金,以及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失业保险基金按照扩大支出范围报国务院备案文件,主要用于本市劳动者个人自主参加补贴培训项目的培训补贴。中央补助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农民工职业培训。市级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毕业学年学生、服刑戒毒人员等培训补贴。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和促进以职工职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建设,包括用于支持各类企业组织开展职工职业培训的经费补贴,对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等给予经费支持等,近年来投入逐年增长。资金管理方面,主要是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实施政府补贴培训的督导检查,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当前,上海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已经成功,社会对技能事业高度关注,为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氛围。   下一步,上海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申办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时的书面致辞和视频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筹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坚持只争朝夕,做到久久为功,进一步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地位,为上海乃至中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为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明年制定发布上海技能提升行动计划。谋划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引进、使用、激励、竞赛等若干专项政策,发布技能人才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实施上海技能提升行动计划。   二是启动世赛筹办工作。在国家统一的筹办领导和组织架构下,抓紧组建本市具体筹办机构,抓紧制定世赛筹办推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同时,加强与世界技能组织秘书处,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往届举办国的沟通交流,获取筹办和举办的宝贵意见和有益经验。此外,继续强化与世界技能组织各成员方的良好沟通,全面兑现申办承诺。   三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使用,推进企业职工职业培训,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加强农民工等级培训和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加快引进境外优质培训资源。   四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加强世赛上海选手培养基地建设,开展好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手培养选拔工作。同时,鼓励本市各企业、各行业、各区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   五是创新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落实国务院职业资格清理要求,按规定开展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同时,研究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的制度办法,推进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和新技能培训评价,构建并完善适应技能发展需要的人才评价体系。   六是加强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开展“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政府特殊津贴”、“上海技术能手”、“上海杰出技术能手”等评选推荐表彰活动,继续评审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大对优秀高技能人才奖励和资助的力度,大力引进高技能人才,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技师继续培训。   七是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尤其是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等工作,加强引导,积极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世赛、关注技能运动、认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报国,让“技能成就梦想、技能推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工匠精神涵养新时代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