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赏花热 因势利导能否化育沪上新民俗?[图]
原标题: 满城赏花热,能否化育沪上新民俗?
因势利导,在全城涌动的赏花热潮中,挖掘、梳理、培育丰富的赏花文化,提炼全城赏花潮背后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做出富有洞见的合理化解释,将之逐步化育为健康向上的新民俗。
暮春时节,上海快要变成花海了。席卷全市的赏花热潮持续“高烧不退”——各地相继推出不同的赏花节庆活动,市民群众纷纷走出家门,乐此不疲地流连沉醉于百花丛中。在社交媒体里面,各色花卉也是争奇斗艳,持续刷屏。
申城赏花热到底有多热?看看正当节令的樱花吧。从3月中下旬开始,随着顾村公园的河津樱、钟花樱、大渔樱、吉野樱和晚樱相继进入极盛期,游客赏樱的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每逢双休日,都必然迎来客流高峰。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顾村公园迎来“史上最大客流”,周六(26日)入园人数接近14万人次,周日(27日)游客量更是接近17万人次,创下上海单座公园的单日游客最高纪录。尽管“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未能阻挡市民的热情。清明小长假三天,顾村公园赏樱客流量仍然接近22万人次。
除了顾村公园这种集中连片的赏花胜地之外,那些或大或小、或集中或分散的赏花场所,更是遍布全城、不胜枚举。除樱花之外,玉兰、郁金香、桃花等等,都是时下的当季花卉。它们在温暖暮春里各展风姿,吸引游客。
对于花下人如潮涌的景象,媒体和舆论的关注点多年不变。要么吐槽赏花的拥挤,批评游客从众扎堆;要么聚焦赏花游客一些不文明之举,批评市民的道德素养。这当然没有错。但如何因势利导,在全城涌动的赏花热潮中,挖掘、梳理、培育丰富的赏花文化,提炼全城赏花潮背后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做出富有洞见的合理化解释,甚至将之逐步化育为健康向上的新民俗,恐怕是比简单地吐槽批评更迫切、更重要的事情。
当庞大人群共同参与一件事情,它往往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蕴含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逻辑。还是以顾村公园樱花节为例。据估算,在3月18日至4月15日举办的顾村公园樱花节期间,入园游客总数可望超过200万人次。这个规模,相当于每12个上海常住居民中,就有1人亲赴顾村公园看樱花。再考虑到其在长时间里全城持续热议的影响力,以及对于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力,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简单的“看花赏樱”,而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值得深入挖掘探讨。
赏花是一件风雅美事。古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爱花、探花、赏花,本身就说明了市民在生活富足之余,开始自觉追求、积极投身艺术审美,说明了市民自身文明程度、综合素质的提高。试想,一个吃不饱饭的人,手里的一点钱当然要拿去买白菜,而不是买鲜花。同样,一个对美毫无感知能力、欣赏能力的人,有时间宁可睡大觉、有钱宁可去喝酒吃肉,也不会跑去顾村公园赏樱花。反过来,看花赏樱的过程中,美仑美奂的春日樱花,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市民游客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除了艺术审美的熏陶,还有精神人格的塑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很多鲜花都被赋予独特的精神内涵,比如梅的坚贞、莲的圣洁、菊的隐逸、兰的清高等等,都寓喻着可贵的人格品质。人们在赏花的时候,很自然就会受到相应的情感熏陶和精神洗礼。无论是对一地、一城还是一国而言,这种艺术修养、情感和精神提升都非常重要。对于这种群众广泛参与的节庆活动,有关部门和机构组织如果能够主动作为、积极引导,使人们在赏樱活动中自觉提升自我,可望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内在的情感精神陶冶之外,历史悠久、民意基础广泛深厚的赏花节庆活动,完全有可能化育成一种新民俗。据专家考证,从宋朝开始,上海地区就流行应时赏花的习俗。沪上传统的赏花盛事,包括“春游龙华赏桃花,夏访名园赏荷花,四月豫园兰花会,九月还有菊花会”。跟花事有关的传统节日,则包括一系列的活动、仪式,形成完整的民俗。比如农历二月十二日“花朝节”,就有踏青、赏红、张挂花神灯等一系列习俗。在描绘古代贵族生活的文学巨著《红楼梦》里,涉及“花事”的篇章更是数不胜数。举最经典的片断,就有黛玉葬花、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湘云醉眠芍药等等。从中也可以看出,花卉在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生活方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独特重要性。虽然这些文化习俗不可能全盘继承,但借鉴传统文化,并从内涵和形式两方面,进行符合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创新,逐渐化育健康向上的新民俗,确实极具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