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10月22日,作为我校65周年校庆重要系列活动之一,“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科学报》《青年报》《劳动报》,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科学网、中青在线、腾讯大申网、看看新闻网以及东方卫视、上视新闻频道、“上观新闻”、“文汇”APP、“周到上海”、上海热线等近20家媒体对该中心的成立背景、研究领域、重大意义等相关信息进行了报道。
《解放日报》:3位诺奖得主齐聚上海高校
在华东理工创设联合研究中心
本报讯(记者 徐瑞哲)昨天,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纳德·L·费林加步入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会堂。“化学是世纪科学。”他用带有尼德兰地区口音的英语告诉华理学子,“我有一个梦,就是帮助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成为科学新星。”当日,以先进材料为导向的“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创设。“联合”,不仅是华东理工与费林加所在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两大重点实验室的联合,也是费林加与其他两位分享去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重量级科学家的联合。
这些天,他们3人都齐聚这座在化学化工领域拥有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大学;而且,2001年诺奖得主卡尔·巴里·无锋教授也在校参加学术交流。在校园内外的诺奖粉丝争相求合影、求签名的同时,诺奖级科学家的重磅资源正引智来沪,“诺奖朋友圈”越做越大。
在费林加眼中,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将在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大背景下,以强强联合、开放共建的方式,打造为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世界级研究机构。
事实上,并非因为费林加的诺奖身份才有了联合研究中心。费林加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的老朋友,2016年就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联合研究中心”正是两人共同倡议下建立的,依托华理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除了费林加,田禾团队还与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有着密切交流与合作。这其中,就包括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成就,与费林加共同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长期以来,这3位诺奖得主对田禾院士开展的分子机器等一系列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已联合培养多名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
近日来,这些化学界大牛的校园行带来阵阵“诺奖风”。如首次在中国举办的2017年国际化学生物学年会刚刚落幕,其间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卡尔·巴里·无锋也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原文来源:解放日报 | 发表时间:2017-10-23 |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7-10/23/content_43422.htm
《文汇报》:诺奖化学家在沪建联合实验室
将围绕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电功能研究前沿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本报讯(记者姜澎)“希望能够和中国的同行们共同塑造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研究的未来。看到台下那么多年轻的面孔充满了对科学的渴望,这让我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充满了期待。”昨天上午,“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在华东理工大学正式揭牌,出席揭牌仪式的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如是说。
与费林加教授共同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也一同来到华东理工大学,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并表示将全力支持“联合研究中心”建设。
费林加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田禾团队有着长期的学术交流,并于去年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联合研究中心”是在费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倡议下,在徐汇区政府以及张江科技园区支持下,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建立的高端研究机构。
“联合研究中心”聚焦源头创新,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围绕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电功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联合费林加教授团队及所在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开展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实质性国际合作。
“联合研究中心”人员由中外双方共同组成,中方主任由田禾院士担任,外方主任由费林加教授担任。“联合研究中心”以培养国际知名科学人才、实现研究领域原创性突破为目标,通过化学、材料、能源、生物、计算化学、纳米技术、分子工程等多学科相互交叉,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相关课题组、国际一流科学家合作,打造科技创新气氛浓厚、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术交流活跃、科研装备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研究平台。
化学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自2010年起,在国际化学学科ESI排名已处于前1‰,并于今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费林加教授说,他很喜欢跟华东理工大学里脚踏实地、活力无限的同事一起进行科研工作,期待“联合研究中心”吸引一流人才加盟,产出全世界最优秀的科研成果。
原文来源: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17-10-23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7-10/23/content_603670.html
【新华网】华东理工大学成立“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
新华网上海10月23日电(记者 吴振东)“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22日在位于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成立。建设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命名的“联合研究中心”,是上海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的一项有力举措。
费林加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教授团队有着长期的学术交流,并于2016年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联合研究中心是在费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倡议下,在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以及张江科技园区支持下,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建立的高端研究机构。
据悉,研究中心将聚焦源头创新,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围绕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电功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联合费林加教授团队及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开展机构间的实质性国际合作。
中心人员由中外双方共同组成,依照双方合作协议,围绕联合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借助中外双方各自的研究优势,在研究方向和内容、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明确各自分工。中心的中方主任由田禾院士担任,外方主任由费林加教授担任。
中心将以培养国际知名科学人才、实现研究领域原创性突破为目标,通过化学、材料、生物、计算化学、纳米技术、分子工程等多学科相互交叉,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相关课题组、国际一流科学家合作,打造科技创新气氛浓厚、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术交流活跃、科研装备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研究平台。
化学学科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目前在国际化学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已处于TOP1‰,并于今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除费林加教授外,田禾院士团队还与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有着密切合作,其中包括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与费林加教授共同分享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及美国西北大学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
长期以来,这3位诺贝尔奖得主对田禾院士开展的分子机器等一系列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尤其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已联合培养了多名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产出了一批世界一流、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此次“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和诺贝尔奖科学家校园行,也是今年华东理工大学6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校方表示,将不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而是以贯穿全年的学术活动打造内容丰富的学术校庆和人文校庆。
原文来源:新华网 | 发表时间:2017-10-23 | 作者:吴振东
原文链接: http://www.sh.xinhuanet.com/2017-10/23/c_136699121.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光明网】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齐聚华东理工大学
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为何齐聚华理 华东理工大学以系列学术活动迎接65周年校庆
光明网10月23日电(记者 颜维琦)10月22日,“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在华东理工大学正式揭牌。建设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命名的“联合研究中心”,既是国家与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的有力举措,也是把上海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更是华东理工大学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
费林加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田禾教授团队有着长期的学术交流,并于2016年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联合研究中心”是在费林加教授和田禾院士的倡议下,在上海市徐汇区政府以及张江科技园区支持下,依托华东理工大学建立的高端研究机构。
诺奖得主与华理学生合影
联合研究中心”聚焦源头创新,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围绕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电功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联合费林加教授团队及所在的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开展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实质性国际合作。
“联合研究中心”人员由中外双方共同组成,依照双方合作协议,围绕联合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借助中外双方各自的研究优势,在研究方向和内容、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证,明确各自分工。“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由田禾院士担任,外方主任由费林加教授担任。
记者了解到,“联合研究中心”以培养国际知名科学人才、实现研究领域原创性突破为目标,通过化学、材料、能源、生物、计算化学、纳米技术、分子工程等多学科相互交叉,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相关课题组、国际一流科学家合作,打造科技创新气氛浓厚、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术交流活跃、科研装备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研究平台。
化学学科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自2010年起,在国际化学学科ESI排名已处于top1‰,并于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除了费林加教授,田禾院士团队还与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这其中,就包括因“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与费林加教授共同分享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美国西北大学的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
长期以来,这3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对田禾院士开展的分子机器等一系列研究提供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尤其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方面,已联合培养了多名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科学家和研究生,产出了一批世界一流、原创性科研成果。
正值华东理工大学建校65周年,3位诺奖大咖齐聚华理开展学术访问和交流,使该校的学术校庆更加浓墨重彩,刮起了一起“科学旋风”,引来众多异常兴奋的师生求签名、求合影,他们的学术报告更是场场爆满。
费林加教授说,他很喜欢跟华东理工大学里脚踏实地、活力无限的同事一起进行科研工作,期待“联合研究中心”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加盟,产出全世界最优秀的科研成果。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和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均表示全力支持“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
早在2005年,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就来到华东理工大学进行过学术交流访问,并被聘为华理名誉教授;让-皮埃尔·索瓦日教授此次到访华理,在带来一场精彩学术报告的同时,也受聘为华东理工名誉教授。
“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和诺贝尔奖科学家校园行,是华东理工大学6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秉承着“勤奋求实励志明德”的校训精神,华东理工大学没有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而是以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打造学术校庆和人文校庆。如10月20日闭幕的2017年国际化学生物学年会,就是其中极具分量的一场。包括1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多位国内外院士在内的近50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为期4天的会期里,围绕“化学创新点亮生命”的主题凝聚智慧,寻求新思维、新模式、新合作,共同推进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这是国际化学生物学会年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标志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增大。大会进行期间,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Karl Barry Sharpless 教授和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刘鸿文教授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今后将定期为华理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指导科研工作。
此外,10月24日,利物浦大学材料创新工厂主任、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Andrew I· Cooper教授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华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龙亿涛教授代表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Andrew I· Cooper教授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科研、学生联合培养、国际合作项目申报、举行双边会议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原文来源: 光明网 | 发表时间:2017-10-23 | 作者:颜维琦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