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自贸区周年评估报告透露:六成企业愿将亚太总部落沪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前瞻
投资管理方式改革
以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为主体的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其突破性意义受到企业好评,改革效果评分获得了最高级的“强”
评估政府职能转变
市场评价“较强”,认为“自我革命”成绩突出
企业对自贸区期待
政府职能转变不应仅集中在注册环节,而应覆盖企业经营的全生命周期
期待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鼓励金融企业创新的同时,又实施有效监管
金融改革中FT账户
被企业评为自贸区各项改革中最具创新意义一项
备受关注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本周末就将召开。会议召开前夕,普华永道独立完成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周年评估报告正式出炉。普华永道上海首席合伙人黄佳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报告内容表明,市场主体对自贸区建设取得的成果表示满意,对自贸区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有更多期待。
据透露,普华永道是受官方委托的三家评估机构之一,评估期间先后调查了各类企业125家,其中包括20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不同领域的中小型企业。工作人员还先后与美中商会、欧盟商会等经济组织进行沟通,并对国内外自贸区作了详尽的对标分析,力争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心声。
报告按照“5+2”的板块分类,对自贸区进行“体检”。5个主要领域,包括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方式转变、传统贸易监管方式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法制保障等,而2个延伸评估项目则是“创新监管服务模式”和“税收机制”。普华永道根据世界银行“区域营商环境”评估框架,以及“区域竞争优势”评价要素,为每个评估项目定性定量设置了“弱、较弱、中性、较强、强”5个档次,让企业为自贸改革的效果打分。统计结果显示,所有的评估项目分值都在“中性”以上。“这说明市场对自贸改革的认可度,还是相当高的。”黄佳说。
比如,以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为主体的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其突破性意义受到企业好评,改革效果评分获得了最高级的“强”。近半数受访企业认为,新的投资管理模式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投资机会的,能让企业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而在贸易监管方式改革的调查中,有60%企业表示愿意把上海自贸区作为亚太总部的所在地。
在自贸区各项制度创新中,政府职能转变受到市场关注,也是改革者着力推进的工作之一。在此次评估中,市场对这项改革给出了“较强”的积极评价,认为自贸区政府“自我革命”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管制性政府开始向服务性政府转变。超过一半的企业表示,对未来自贸区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的体制改革,充满信心。为此,很多企业提出,未来政府改革可能会遇到“三大挑战”,包括:能否真正理解市场主体需求;管理的具体方式能否进一步转变;能否实现跨职能、跨部门的高效协作。“这表明企业是渴望改革的,是欢迎改革的,他们也愿意融入到改革大潮中。”
“你们能猜到,自贸区各项改革中,被企业评为最具创新意义的是哪项吗?”黄佳略带神秘地问,随后揭开谜底,“是金融改革中的FT账户。有70%的企业认为,FT账户确实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方便企业外汇结算,在境内外投资方面,让企业更省钱。这项改革‘人气指数’很高啊。”
当然,评估可不是为了说好话、唱赞歌,发现问题、找到根源、提出建议,是自贸区实施第三方评估的真正目的。在普华永道的评估报告中,这方面内容占据了相当篇幅。黄佳说,“我们在报告中,如实反映了企业对自贸区的期待。比如,政府职能转变不应仅仅集中在注册环节,而应覆盖企业经营的全生命周期;又比如,金融混业发展是未来趋势,金融业务相互交叉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容易出现重复监管或者是监管空白,因此有必要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鼓励金融企业创新的同时,又实施有效监管。”
“自贸区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改革进行评估,这本身就是一种改革。”黄佳说,政府将“裁判员”工作交于社会机构,表明了改革的决心和诚意。普华永道既是自贸建设的评估者,又是自贸改革的受益者,这“第三只眼”今后还要为自贸区、为上海好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