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为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做好政策保障

11.10.2014  15:47

    思路决定出路。贵州政策发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奏响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进行曲。

  2009年7月,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2010年3月1日,《贵州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2011年3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3个15万”扶持微型企业政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民营企业享受到自改革开放以来覆盖面最广、优惠程度最大、涉及内容最多的优惠政策。

  从鼓励发展到促进加快发展,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让人看到的是贵州决策层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决心。民营经济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重要作用在贵州日渐凸显,迈上了奋进崛起、加速疾跑的新征程。

  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以来,贵州着力打造“硬环境”、“软环境”,为民营经济投资兴业创造好环境。

  “硬环境”方面,加快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打通连接周边省(区、市)的快速铁路通道,确保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完善通信网络,兴建一批水利工程,建成覆盖全省的坚强电网,以贵安新区与“5个100工程”为重要平台,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构筑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利用资源,积极保护生态,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软环境”方面,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各市州和有关省直部门、单位出台贯彻“民营经济38条”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各地建立领导责任制,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此外,成立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省中小企业局,进一步强化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管理、协调和服务职责。民营经济政策鼓励、创业就业、融资贷款、产业发展、参与政府采购、技术创新、财税支持、税费减免、政府服务、生产要素保障等工作全面推进,努力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千方百计为企业增加要素保障、减轻经营负担,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在“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等政策红利的激发下,贵州民营经济实现从小到大、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引领全省经济发展,成为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保障民生的主力军。

  2011年至2013年,贵州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108.8亿元增至343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从37%增至43%;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从84.9万户增至125.1万户;民间投资从2400亿元增至5000亿元。2013年增幅高达35%以上,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49%,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930亿元,增长20%以上;全社会民间投资总额3060亿元,增长30%以上;新增市场主体9.28万户;注册资本新增1038亿元;新增就业达到43万人。

  放眼贵州,各地正呈现千军万马、千家万户浩浩荡荡发展民营经济的蓬勃景象,民间资本广泛进入交通、水利、能源、金融、教育、卫生、旅游、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土地整治等领域,成为工业园区和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主力军。一大批民营配套企业贯彻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方针进入国防军工领域,民营资本采用BOT方式参与高速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民营企业活跃在电信增值服务、移动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方面面。

  在贵州具有优势的“五张名片”特色产业中,民营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在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中,民营企业已成为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