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聊天记录钉住贩毒罪嫌 电子数据获独立合法证据地位
东方网10月31日消息:职务犯罪案件侦察过程中,有的嫌疑人老奸巨猾,问什么都一字不说;一些刑事案件情况复杂,证据链不完整,难以锁定犯罪……
这些情况下,电子数据可以“说”出犯罪嫌疑人的秘密,帮助检察官发现犯罪、固定证据。去年一年,本市检察机关仅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就收集固定电子证据97件。
网银交易明细暴露公款贪污
今年的一天,张某派男友李某去奉贤区一快递点上门取件,却被早已接到线索的便衣警察抓获,从快递包裹中查获冰毒199.84克。案发后,公安机关以运输毒品罪将张某移送至奉贤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详细审阅案卷后提审张某,从蛛丝马迹中感到此案另有玄机:一次性购买近200克毒品,会不会是为了贩卖给他人?
检察官向技术部门提出申请,获取了张某近期的手机短信和QQ聊天记录。几十条聊天记录反映,张某曾经把15克毒品卖给一名姓庄的朋友。铁证面前,张某终于不再隐瞒了。最终,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5年。
另一起案件中,上海铁检院反贪局收到举报信,反映2007年古某调入某服务公司后,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客户回扣,数额巨大。
检察官初查时难以找到当事人受贿的证据,于是决定从电子证据角度入手。经过对手机通讯记录、网银交易记录、被删电子表格等大量电子证据的反复比对梳理,检察官厘清了古某虚开公路运输发票,从中套取公款的脉络,贪污的具体细节和金额也随之确定。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建议,判处古某有期徒刑7年6个月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
电子数据采集和使用需严密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均将“电子数据”单独列为一项证据类型,不仅使电子证据在诉讼中取得独立合法的地位,也有助于专业工作的开展。
这几年来,本市检察机关越来越重视电子证据的收集运用,成立电子数据技术专业小组,协调保障全市检察机关电子数据技术应用。同时,全市检察机关配备电子数据检验鉴定人7人、助理鉴定人6人。在一些办案检察官看来,电子证据有助于还原出整个案件的发展过程。但和传统证据一样,电子证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取决于其是否满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要素。要保证电子证据的客观真实性、不被任意篡改或破坏,取证和固定证据工作异常重要。为此,奉贤区检察院等建立了电子证据勘查即时反应、全程跟踪机制,并与市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就基本案情、取证重点等加强沟通联系,确保电子证据提取到位、鉴定准确。
还有专家提出,电子数据的采集和使用必须要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应尽快启动电子证据的专项立法,对其适用范围、收集方式等作出全面系统规定,为今后实际工作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