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琼:她与水结缘,见证人水和谐

17.12.2018  16:26

   人物小传:

  谭琼,1980年4月出生,重庆人。博士毕业后,从事水务科研、规划、咨询工作十余年,一直致力于破解城市内涝、防汛预警、水环境污染等技术难题,为上海水务事业出谋划策。

  为了防止城市“看海”,谭琼深入钻研排水精细化模型及实时预警技术,作为核心力量,参与研发了暴雨内涝精细化预报模型研发与示范应用平台。这个平台具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等综合功能,为提高本市防汛减灾能力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

  谭琼从事的工作经历了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方向的变化。从满足人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向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发展。上海正在加快建设生态之城和智慧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谭琼是上海市水务规划研究的技术骨干,智能排水技术专家,为保障城市排水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片说明:工作照

  在我高考的年代,环境工程专业还是一个比较生僻和冷门的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有水、气、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几个大的方向,我选择了水作为研究的领域,并在本科毕业后来到上海同济大学继续深造,从此,与上海的水务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水力模型通过对实际水务基础设施的合理抽象与概化,基于水力学基本原理和大量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模拟水力设施的运行特征,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研究生课题与水力模型有关,加上在一家国外水力模型公司工作的经历,进入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后,我在利用模型技术解决上海水务难题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图片说明:高三那一年(1998)

  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生命之源,与水和谐共处,是水务工作者的最大追求。上海作为滨江临海城市,与水和谐共处的首要需求,就是保障防汛安全。我们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近几年来,大城市在暴雨期间“看海”现象频频出现,上海也不例外。上海面临台风、暴雨、高潮、流域洪水等多重风险因素,提高防汛能力尤为重要。

  排水管网深埋地下,“看不见、摸不着”,且本市很多老城区管网建设年代久远,系统运行条件复杂,传统的技术手段面临许多挑战。在一次徐汇区重点地区的积水点改造决策上,不同部门提出了不同的方案,有的建议加泵、有的建议通过连通管接到其他系统等等,但很难讲清哪个方案更优,这个积水点多年来一直困扰当地居民,迫切需要提出解决方案。为此,我们通过建立地区的地下排水管网模型,通过系统、量化分析,提出了与提议方案不同的优化解决方案,经采纳实施后,该地区的积水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本市其他一些困难的积水点改造和全市雨水提标改造工程都在逐步开始采用这样的技术手段。

图片说明:第一次来上海展览馆(2001)

  为了进一步提高应对极端性暴雨的防灾能力,我们同气象局开展了协作研究,探索基于气象预报和水力模型开展实时内涝预警。杨浦区由于水面率较小,在“麦莎”、“海葵”等台风期间,出现过严重的暴雨积水。为了提高地区的防灾抗灾能力,我们基于WebGIS、数据库、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气象、水文在线监测大数据资源,建立了杨浦区排水防涝设施的水力模型,并开展了暴雨内涝预警和决策支持应用平台的示范。国内多数城市的气象服务只到降雨预报的层面,我们的模型技术将降雨预报转化成内涝预报,可以提前预知积水发生的时间、地点、深度,从而更好指导防汛抢险、应急处置等工作,为本市防汛决策工作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支撑,在智慧水务建设上跨出了关键的一步。

  人水和谐还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国家战略和“水十条”的新要求。以前由于雨天排水管道将超过能力的雨水排放河道,容易导致水体黑臭。现在,为满足水环境要求,我们规划通过优化泵站运行策略和建设调蓄设施等措施减少初期雨水排放,为进一步提高河道水质提供决策支持。

  回首过往,我切身感受到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务环保工作重视程度的显著提高,也从工作中收获了更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实现“人水和谐”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这条道路上,我将和团队一起紧跟“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步伐,继续贡献自己智慧。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