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遐龄做客思学讲堂畅谈“儒韵今声”
当古之儒学遭遇今之义利,我们何去何从? 4月6日下午,基础学院思学讲堂在多功能报告厅如期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中国哲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谢遐龄先生,为我们带来一场有关儒学的视听盛宴,在谢教授的“儒韵今声”之中,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儒学的“义”与“利”。
谢遐龄做客思学讲堂畅谈“儒韵今声”(李晨帆 摄)
逆“来”顺“守”,儒学治国
“民者,冥也!”,讲座伊始,谢教授开门见山地指出,儒学的义利之辨并不针对普通百姓,百姓日日为柴米油盐所思所忧,为利所争在所难免。与之相对,谢教授认为儒学的义利之争是统治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千年之前,亚圣孟子首先提出了这一问题,当梁惠王问孟子:“卿何以利吾国?”孟子答曰:“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以义治之,四海臣服。”然而谢教授却说明孟子对义的推崇在春秋战国并不适用,历史也用秦国以武力一统天下作为佐证。但当焚书坑儒的秦国轰然崩塌,提倡独尊儒术的汉王朝取而代之,所有人都意识到了儒学治国的独到之处。汉之陆贾谏言刘邦:“马上得天下,宁可马上治之乎?”之后,儒学从此成为了影响中华民族最深的学派。贾谊更是在《过秦论》中一针见血地提出秦国的消亡是因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凭古鉴今,谢教授认为儒学对义利之辨的主张观点对现世依旧有着深刻的警示作用。
拆解“义”“利”,和者为贵
话锋一转,谢教授将话题转回到了对义利两字本身的理解上来。何为“义”?子曰:“心之所同然者,谓之义。” 何又为“利”?谢教授引用《周易》的一句话来阐释:“利者,义之和也。”
义较之利更为模糊,但却是深深植根在每个人心中的最高准则,它虽然说不清道不明,却能被每位普罗大众准确地感觉出来。而谈到对后一句话的理解,谢教授形象地以盐煮白虾为例:在清煮白虾的最后要放一点点盐,放多了会让人感觉咸,放少了又调不出虾独有的鲜味,只有放的不多不少,才能让食客感觉既咸鲜可口。而这种不多不少刚刚好的状态,即为“和”。同样的,只有把有关道义的每一件事都做得恰如其分,才有可能一路顺利,毫无阻隔。
当谈及义与利的相互关系时,谢教授这样说道:“不应以利为义,当以义为利。人如此,国如此,万物皆如此。”汉取代秦后,一改秦之苛捐杂税,大力推行轻摇薄赋。虽然税收的少了,但却是藏富于民,比例虽变少,基数却变大。国行仁政,以义为本,最后却是义利双收。谢教授不无感慨地夸赞汉王朝统治者的高瞻远瞩。
合影留念(李晨帆 摄)
尊严为“本”,以爱为“根 ”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各地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愈发频繁,儒学的义利之辨是否还有着借鉴的作用呢?“依然有!”,谢教授掷地有声地答道。同时,谢教授也指出了众多东西方文化差异中的一个共同认可的标准——尊严。
他先论述了东西方文化中众多的差异之处。以爱为例,东方儒学对爱的定义是:“爱无差,施由亲始。”,认为爱是不加区分,包罗万众的。但在西方的基督教,却是明确地指明爱只能给予同样信奉耶稣的信徒。倘如不信基督,即使是父子兄弟,也是不能给予爱的。然而,尊严却是少有的被东西方文化所共同认可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儒学之中,就常常能看到教导人们尊老爱幼,自敬自重的言语。同样的在西方,父母对子女在尊严意识上的培养格外严格。即使是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了一位过路行人,而是被认为是冒犯尊严的举止,必须立即道歉。
在讲座的末尾,谢教授与部分现场同学展开交流。当被学生问及谢教授自己到底支持义在利先还是利在义先时,谢教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并说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只要事事做到恰如其分,各种好处自然也会接踵而来;只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举止修养,其它一切自然也会加之于身。最后,谢教授教导现场的同学们要时刻以义为本,方能万事顺利。
思学讲堂本期讲座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儒学的义与利的讨论,帮助大一新生更加了解传统儒学和优秀传统文化。谢遐龄教授以中国传统儒学为引言,以义利之辨为载体,深入浅出地为上理学生带来一场思维的盛宴,也展现出谢遐龄教授身为中国传统儒学引路人的的情怀与担当,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下,本次讲座取得圆满成功。
供稿:基础学院 梁诚、赵盼盼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